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浙江嘉兴南湖区2020年真卷含答案)

请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写出该课的板书设计。


正确答案:


雌蕊的组成包括

A.子房、花柱
B.子房、花药
C.花柱、柱头
D.子房、花丝、花药
E.子房、花柱、柱头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雌蕊的组成。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故答案为E。


雌蕊的组成()。

  • A、柱头+花柱+子房
  • B、花丝+花粉
  • C、花柱+子房+花粉
  • D、柱头+子房+花粉

正确答案:A


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


子房内着生()。

  • A、花药
  • B、胚珠
  • C、花粉
  • D、柱头

正确答案:B


嘉兴市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嘉兴市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2020.06)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每空(每空 1 1 分)分) 1.1.油渍(油迹)油渍(油迹) 不会不会 脂肪脂肪 2.6 2.6 柱头柱头 子房子房 3.3.蛋白质蛋白质 减缓带鱼变质的速度减缓带鱼变质的速度 4.4.同同 绝缘体绝缘体 5.5.子叶子叶 提供营养提供营养 根根 6.6.金刚石金刚石 不锈钢不锈钢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每题(每题 2 2 分)分) 7 7. . 8 8 9 9 1010 1111 1212 1313 1414 1515 1 16 6. .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每题(每题 2 2 分)分) 1717.C.C 1818B B 1919B B 2020C C 2121B B 2222A A 2323B B 2424B B 2525A A 2626.C.C 2727.C.C 2828.C.C 2929.C.C 3030.B.B 3131.B.B 四、探究题四、探究题(共(共 3535 分)分) 3232. .(每空(每空 2 2 分)分) (1 1)完全花)完全花 (2 2)动物传播)动物传播 (3 3)胎生)胎生 哺乳哺乳 3333 (每空 (每空 2 2 分)分) (1 1)黑色)黑色 软软 (2 2)C C 3434. .(第(第 1 1 空空 1 1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2 2 分)分) (1 1)生牛乳)生牛乳 (2 2)不透明)不透明 (3 3)能)能 (4 4)面包)面包 3535. .(每空(每空 2 2 分)分) (1 1)微生物)微生物 (2 2)A A C C 3636. .(每空(每空 2 2 分)分) (1 1)略)略 (2 2)串联)串联 (3 3)柠檬电池没电了、导线没有连接好、小灯泡坏掉了(合理即可)柠檬电池没电了、导线没有连接好、小灯泡坏掉了(合理即可)

一般来说,可根据柱头或花柱分裂的数目、子房上主脉数目及子房室数来判断组成雌蕊的心皮数。


正确答案:正确


植物的雌蕊由()构成。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 B、子房
  • C、花药和药丝
  • D、花药、花柱和子房

正确答案:A


一个典型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


雄蕊的组成()。

  • A、柱头+花柱+子房
  • B、花丝+花粉
  • C、花柱+子房+花粉
  • D、柱头+子房+花粉

正确答案:B


雌蕊结构中,()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 A、花丝
  • B、柱头
  • C、花柱
  • D、子房

正确答案:C

更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浙江嘉兴南湖区2020年真卷含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填空题离体授粉的类型有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子房授粉、()正确答案:离体胚珠授粉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雌蕊的组成包括下列哪几个部分()A、心皮、柱头、子房B、子房、柱头、胎座C、子房、胚珠、花柱D、子房、花柱、柱头正确答案:D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材料二:“小数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归纳,认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为我们服务的人,而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感觉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四、教学准备 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周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人,引出课题 师:回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那么丰富多彩,在这多彩的生活中又有谁在为我们忙碌,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话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板书) (二)观察图片——认识身边的劳动者 1.认识学校里的劳动者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①师引:孩子们看看这是哪啊? ②师: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一天当中,我们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每天都能看到哪些人在学校里为我们服务呢?(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 ①你们最喜欢的一定是林老师,因为林老师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你们平时能看到林老师在学校里干什么呢? ②你们喜欢她吗?我想你们喜欢她的最大原因是林老师上课很用心,今天,我就特意拿来了林老师的一本备课笔记,你们一定没有看到过,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同学们现在上到多少课? ③光是上这一课,林老师就整整备了三页纸,而且还在里面做了很多笔记。怪不得她的课上得很生动,原来她在课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看了这本教案,你有什么想说的? ④其实林老师每一节课都是这样做的,一学期下来,林老师这样的备课本可能有好几本呢,我们看到的是林老师平时在校园里的忙碌,而看不到的则是她在背后付出的心血。作为老师,在这个讲台上一届一届的迎来送往,为孩子们传授着知识,等到她退休的时候,她的备课本恐怕用一个柜子都装不完! ⑤有这么好的老师在为我们传授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认识家庭生活中的劳动者 (1)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提供着服务,但是,回到家里,恐怕就不需要别人为我们服务了吧!你们认同我的说法吗?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说说在家庭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3)刚才有好多同学提到了看电视,我相信你们最爱看的一定是动画片吧! ①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段剪辑。 这部动画片的名字是什么?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是哪些人默默地工作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精彩的动画片? 指名说,教师适时引导。 ②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尾字幕,显示一连串的工作者。学生谈感受。 ③小结:原来,在家不出门,看似简单的看电视、看影碟,就有这么多工作人员为我们默默无闻地提供着服务。 (三)链接生活——了解更多行业的劳动者 师:孩子们,刚才有很多同学都谈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来自各行各业,用他们的劳动在为社会服务。 1.谁来说说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们又是怎样为别人服务的呢? 2.了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①师引: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不同的服务,其中有些行业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行业可能我们还不太了解,你想了解他们吗? ②课件播放视频:为我们服务的人——引导学生欣赏并用心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劳与无私奉献精神。 ③在刚刚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或许,你们的亲人、朋友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看到他们工作的场景,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过渡语:可是,假如有一天,忽然没有了这些人的工作,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四)明理激情——假如没有他们 1.课件出示漫画:假如没有清洁工——引导学生感受清洁工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 讨论与交流: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假如没有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麻烦呢?(举例加以说明)——引导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并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及其服务。 3.既然他们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更要学会尊重他们。 (五)升华总结 1.那么,面对他们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呢?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吧。 2.结语:孩子们,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必将成为社会的一员。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长大后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也成为一个别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人!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每个雌蕊一般由()组成。A、花丝B、柱头C、花柱D、子房正确答案:B,C,D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材料二:“测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材料三:“家庭小账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目标 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教学重点 感悟诚实的美好品质,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明白国王选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小伙伴,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 2.揭题 (1)好吧,咱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盆”、“分”。(让学生认识“皿”字底,鼓励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教师进行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想一想:国王用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画出读不懂的问题。 5.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有感情地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3.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对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说的话写下来,并读一读。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后实践活动 以“游诚实国”为题,想一想雄日当了国王以后,他的国家会怎么样?自编童话,续讲故事。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植物的雌蕊由()构成。A 柱头、花柱和子房B 子房C 花药和药丝D 花药、花柱和子房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爬山虎的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材料二:“克和千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植物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克和千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盘秤、天平、500克的盐、1千克的面条、2分硬币、100克的大米、字典、苹果、香蕉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用千克做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书包你估计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1,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开课时老师的两个礼物,看看哪个更重。你是怎样判断的?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89页第4题) 2.玲玲的日记 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植物的雌蕊由()构成。A 柱头、花柱和子房B 子房C 花药和药丝D 花药、花柱和子房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娃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材料二:“图形与变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学目标 1.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3.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5.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小鼓、大钢尺、钢锯条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播放一段交响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 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略) 教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出一些声音。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出示一个食品保鲜袋,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发出声音。 2.学生交流。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4.交流制造声音的办法。 5.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 6.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放了细盐的空瓶子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有什么不同?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3.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4.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 5.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汇报交流。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教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 3.教师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5.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6.小组交流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振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振动) 师:振动是指物体做快速的来回运动,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板书:声音) 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科学上这叫反证法。 (五)拓展活动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动手感受)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师:学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六)总结评价 1.你觉得今天这节课哪些同学的表现最好? 2.他们哪个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3.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 4.请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作个评价。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雌蕊的组成是()A、花药和花丝B、柱头、花柱和子房C、花柱和子房D、花药和花柱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