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 元 B.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 C.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 元 D.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 元 E.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 元

题目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 元
B.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
C.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 元
D.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 元
E.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 元

相似考题
更多“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具体资料见下表,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由混凝土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了()元。

    A.13104

    B.22152

    C.30657

    D.35256

    答案:A
    解析:
    按因素分析法,先以600×710×1.04为目标函数。消耗量为第一替代因素,以630替代600,得到630×710×1.04=465192元。单价为第二替代因素,以730替代710,有630×730×1.04=478296元。所以,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了478296-465192=13104元。

  • 第2题:

    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由于产量增加 50,成本增加 21300 元
    B.由于单价提高 40,成本增加 35020 元
    C.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 56320 元
    D.由于损耗下降 3%,成本减少 9600 元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下列关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B、 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
    C、 须对施工项目中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
    D、 要进行估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
    E、 要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

    答案:A,B,E
    解析: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特别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费用微不足道的零星工程。但是,对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则必须进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可见,正确选项是ABE。

  • 第4题: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341250元,实际成本为358852元,比目标成本增加17602元,资料见下表。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13650元
    B.B.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7602元
    C.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6968元
    D.因素分析法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答案:B
    解析:
    (1)以目标数341250元(=500*65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520替代500:
    520*650*1.05=354900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670替代65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520*670*1.05=365820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5,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
    520*670*1.03=358852元。
    (2)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354900-341250=13650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365820-354900=10920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358852-365820=-6968元。
    (3)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1365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0920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10452元。
    (4)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13650+10920-6968=17602元,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

  • 第5题:

    月(季)度成本分析时,通过()的对比,可以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A.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
    B.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
    C.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
    D.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8
    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 第6题:

    某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资料如下表。运用差额计算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 22776 元
    B.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 13104 元
    C.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 4473 元
    D.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30657 元

    答案:B
    解析:
    A 选项,产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630-600)*710*(1+4%)=22152 元;B 选项,单价变化对成本的影响:(730-710)*630*(1+4%)=13104 元;C 选项损耗率变化对成本的影响:【(1+3%)-(1+4%)】*630*730=-4599 元;D 选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630*730*(1+3%)-600*710*(1+4%)=30657。

  • 第7题:

    (2012年)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中,“三算对比”主要是进行()的对比。

    A.实际成本与投资估算
    B.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
    C.实际成本与竣工决算
    D.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
    E.施工预算与设计概算

    答案:B,D
    解析:
    分析的方法是: 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 对比,分别计算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 第8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具体资料见下表,则混凝土使用量变化导致的成本增加为(  )元。

    A、13104
    B、22152
    C、30657
    D、35256

    答案:B
    解析:
    2018版教材P106
    例IZ202042-1,由题给也的信息可得:目标成本=600×710×(1+4%)=443040元,第一次以使用量替代,以630替代600:630×710×(1+4%)=465192元。则砼使用量变化导致成本的变化为:465192-443040=22152元。

  • 第9题:

    单选题
    年度成本分析的重点是()
    A

    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成本降低情况

    B

    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落实情况

    C

    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有效的节约途径

    D

    通过对下一年度施工进展情况规划,提出可行的成本管理控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项目 单位 目标  实际产量  m³   600   640单价  元   715  755损耗  %     4     3
    A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元

    D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E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B

    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

    C

    须对施工项目中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

    D

    要进行估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

    E

    要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采用“三算”对比分析,其“三算”对比指的是(    )的比较。
    A

    预算成本

    B

    计划成本

    C

    目标成本

    D

    概算成本

    E

    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13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方法,正确的有()。


    A、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624元
    D、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E、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答案:B,C,E
    解析:
    目标:600*715*1.04=446160,所以D错误
    产量增加为640,即第二步为640*715*1.04=475904,二者相减是29744,所以A错误
    第三步,单价为755,则640*755*1.04=502528,与第二步相减是26624,所以C正确
    第四步,损耗是3%,则640*755*1.03=497696,与第三步相减是-4832,所以E正确
    三步的累计和是29744+26624-4832=51536(所以B正确)

  • 第14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元
    D .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E .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答案:B,C,D
    解析:
    根据题意,成本分析见下表。

  • 第15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中,“三算对比”主要是进行( )的对比。

    A:实际成本与投资估算
    B: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
    C:实际成本与竣工决算
    D: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
    E:施工预算与设计概算

    答案:B,D
    解析:
    2019版教材P350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主要的已完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 第16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具体资料见下表,则混凝土使用量变化导致的成本增加为(  )元。

    A.13104
    B.22152
    C.30657
    D.35256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5
    例IZ202042-1,由题给也的信息可得:目标成本=600×710×(1+4%)=443040元,第一次以使用量替代,以630替代600:630×710×(1+4%)=465192元。则砼使用量变化导致成本的变化为:465192-443040=22152元。本题应先B。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月(季)度成本分析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际成本与施工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
    B.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
    C.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
    D.通过对技术经济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8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3 )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 第18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中,“三算对比”主要是进行()的对比。

    A.实际成本与投资估算
    B.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
    C.实际成本与竣工决算
    D.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
    E.施工预算与设计概算

    答案:B,D
    解析:
    2020版教材P350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主要的已完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 第19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采用的“三算”对比分析法,其“三算”对比指的是( )的比较。
    A、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
    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C、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
    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 第20题:

    施工项目月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包括( )。

    • A、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的成本降低水平
    • B、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
    • C、通过累计实际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竣工成本降低水平
    • D、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
    • E、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正确答案:A,B,D,E

  • 第21题:

    单选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中,“三算”对比指的是()的对比。
    A

    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

    B

    概算成本、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

    C

    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

    D

    概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解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因此,正确选项是A。

  • 第22题:

    单选题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采用“三算”对比分析法,其“三算”对比指的是(  )的比较。
    A

    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

    B

    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C

    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

    D

    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B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是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

    C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为:预算成本来自施工预算,目标成本来自投标报价

    D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

    E

    “三算”对比指的是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比较


    正确答案: 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