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复合土钉支护施工应与土方开挖、施工降水密切结合,开挖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复合土钉施工应符合哪些原则?(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支护的作业应按支护结构设计规定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下列关于支护作业的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接近开挖阶段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
    B.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2天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C.开挖至锚杆、土钉施工作业面时,开挖面与锚杆、土钉的高差不宜大于500mm
    D.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答案:A
    解析:
    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

  • 第2题:

    支护的作业应按支护结构设计规定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下列关于支护作业的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接近开挖阶段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
    B.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2天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C.开挖至锚杆.土钉施工作业面时,开挖面与锚杆.土钉的高差不宜大于500mm
    D.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坑施工作业要求。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

  • 第3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某工业工程项目时,为保证原生产线的生产,采用了不停产的施工方法。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的基础施工方案:基础施工采用土钉墙支护,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上层土钉墙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新基础的开挖,原有设备基础有下沉的危险。
    问题
     1.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是否妥当?为什么?
     2.土钉墙施工时,土钉施工有哪些具体的质量要求?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不妥。原因是土钉墙施工时,上层土钉墙及喷射混凝土面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进行下层土钉施工。
     2.土钉施工的具体质量要求有:(1)上层土钉墙及喷射混凝土面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2)土钉成孔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_+5mm;孔距允许偏差±100mm;成孔倾角允许偏差±5%。(3)土钉注浆材料宜选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5,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1~1:2(重量比),水灰比宜为0.38~ 0.45;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4)土钉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处,空N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架。

  • 第4题:

    采用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开挖施工,基坑开挖应与土钉施工分层交替进行,应缩短无支护暴露时间。采用分层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且距离不宜大于200mm,每层分段长度不应大于( )。

    A.10m
    B.20m
    C.30m
    D.40m

    答案:C
    解析:
    应采用分层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且距离不宜大于200mm,每层分段长度不应大于30m。

  • 第5题:

    土钉支护基坑的施工工艺流程为( )。

    A.开挖工作面→铺设固定钢筋网→土钉施工→喷射混凝土面层
    B.土钉施工→开挖工作面→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C.铺设固定钢筋网→开挖工作面→土钉施工→喷射混凝土面层
    D.开挖工作面→土钉施工→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答案:D
    解析:
    土钉支护基坑的施工工艺流程:开挖工作面→土钉施工→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