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理解错误的是()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B、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C、罪名法定,法定刑法定D、定罪后处罚由法官自由裁量

题目
罪刑法定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C、罪名法定,法定刑法定

D、定罪后处罚由法官自由裁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罪刑法定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扩大解释,但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在禁止之列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习惯法,不允许依据特定的社会习惯解释刑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判例法,但允许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

    答案:C
    解析:
    扩大解释并未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因而是并不禁止的刑法解释方法。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已经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侵犯了被告人的人权,因而为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从保障人权出发,罪刑法定原则仅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而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则不在禁止之列。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制定罪刑规范,不允许最高人民法院创设罪刑规范。在此意义上讲,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判例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并未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因而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ABD的论述都是正确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律必须是成文的,禁止习惯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根据特定的社会习惯解释刑法。例如,农村很多地区在结婚时习惯于“闹洞房”,因此,只要“闹洞房”不过分出格,对于搂抱、抚摸新娘的行为,不能轻易解释为强制猥亵。C项论述错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 第2题:

    ①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结论不应该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②扩大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③类推解释的结论,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④当然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关于上述四句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第①句话正确,第②③④句话错误
    B.第①②句话正确,第③④句话错误
    C.第①③句话正确,第②④句话错误
    D.第①②③④句话都正确


    答案:A,B,D
    解析: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结论不应该超出国民预测的可能性,否则就侵犯了国民的自由,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因此,第①句话是正确的。
    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扩大解释,是就扩大解释的 方法而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扩大解释的结论都符合 罪刑法定原则。换言之,扩大解释方法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但是其解释结论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因为不合理的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超出国民 的预测可能性,侵犯国民的自由,从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因此,第②句话是错误的。
    类推解释方法为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其解释结论也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因此,第③句话是正确的。
    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定虽然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和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的解释方法和理由。当然解释中蕴涵在出罪解释时举重以明轻,在入罪时举轻以明重的当然道理。当然解释其实是根据 体系解释的需要所做的一种目的性推论。由于刑法坚 持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直接采用当然解释认定行为构 成犯罪。换言之,在适用举轻以明重的解释原理进行 当然解释时,也要求案件事实符合刑法条文规定的犯 罪构成要件,而不能简单地以案件事实危害严重为由以犯罪论处。因此,第④句话是错误的。

  • 第3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的适用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类推的适用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一切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而不是禁止一切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选项D表述太过绝对。

  • 第4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简单的罪状因缺乏明确性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B.将习惯法视为刑法的渊源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不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新法溯及既往
    D.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

    答案:D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令,通常是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对于已废止的法律,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生效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其处罚轻于犯罪行为发生时生效的法律的场合才能适用于该行为。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简单罪状虽然简单,但也是明确的,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A项错误。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习惯法,因此将习惯法视为刑法的渊源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项错误。

  • 第5题:

    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不定期刑
    B.罪刑法定原则使公民行为具有预测可能性,保障了公民的自由人权
    C.民主主义和人权主义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

    答案:A
    解析: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度,只规定对该种罪处以刑罚,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法官掌握。这样法官的裁量权过大,难以保障公正、合理地适用刑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所以我国刑法禁止绝对不定期刑。现代各国的刑法都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一方面限制了法官的裁量权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罪行相适应原则。A项说法不完整。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