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4-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4-2所示。规划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

题目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4-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4-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闭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 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更多“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4-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4-2所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3所示为人口25万的某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 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 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3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6.东组团与南市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 第2题: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所示。



    【问题】


    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学校在城市主干道另一侧,家长接送学生带来的人车流集散容易影响城市干道交通.也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


    (2)组团出入口开在主干道上,影响交通和安全。


    (3)组团出入口距两侧道路交叉口太近且仅有1个出入口。


    (4)变电所位置不合理,对环境有影响。


    (5)没有停车场地。


    (6)商业及公司的机动车出入口不应开在宅前小路(或小区路)上。


    (7)以栏杆环绕组团绿地不利于居民使用,居住区围墙到商业和公司的部分未继续延伸,不利于小区安全。


    【解析】


    常规注意问题依然是道路组织、出入口设置、停车空间、用地划分、公共设施、绿地景观等。小学、商业、变电所、绿地与居住用地之间,应当注意相邻避让关系。需要有方便联系的应靠近,比如组团公共绿地应靠近住宅,小学不应跨越城市干道设置。需要保持独立的应有所避让,比如变电所尽量设在不影响公共活动的边角地带,商业和公司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不应与居住组团合用道路及出入口。从交通上看,组团道路对西南角几座住宅楼的服务性不好,且有多条尽端。仅有的一个出入口距交叉口过近。没配建停车场。


    从环境、安全上考虑,图例给出围墙、栏杆,分析其设置的位置,以栏杆环绕组团绿地显然不利于居民使用,居住区围墙到商业和公司的部分未继续延伸,不利于小区安全。

  • 第3题: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学校在城市主干道另一侧,学生上学不方便。
    2.组团出入口开在主干道上,影响交通和安全。
    3.组团出入口距两侧道路交叉口太近且仅有1个出入口。
    4.变电所位置不合理,对环境有影响。
    5.没有停车场地。
    6.商业及公司的机动车出入口不应开在宅前小路(或小区路)上。

  • 第4题:

    图1所示为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 第5题:

    图2 为某大城市外围一个新城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区现状为一般农田,河流以西和高速公路以东也为一般农田及少量村庄,已建有高速公路一条,呈南北走向(北至主城,南至邻市),北有城市快速路,南有郊区公路,西南部有河流通过(规划蓝线100 米)。
      新城规划人口30 万,确定为综合性新城,具有疏散市区部分工作单位和人口的功能。



    图2 某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方案用地布局中的不当之处。


    答案:
    解析:
    该总体规划方案用地布局中的不当之处包括:
      (1)在新城以西有发展可能的条件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用地;
      (2)高速公路以东都安排工业、仓储、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又全部安排在西区,功能分区不合理;
      (3)高速公路西侧没有安排绿化隔离带;
      (4)东西区之间联系道路少,且分布也不够合理;
      (5)不应在高速公路及与主干路A 交叉口处沿路布置商业用地;
      (6)污水处理厂不应安排在河流的上流。

  • 第6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问题】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干路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答案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城市为组团式发展,注意城市结构、组团布局是否合理。道路交通上,考虑组团间道路等级,走线位置(地形、现状用地性质),交通组织便利性,区域性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高速下线口位置)。功能布局上,考虑各组团分担职能,不同功能片区对环境的影响,对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腹地的要求。区域工程基础设施上,考虑高压走廊防护、水厂选址,对各组团的服务性,污水处理厂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 第7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A: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B:城市总体规划实际用地
    C: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用地
    D:城市近期建设实际用地

    答案:A
    解析: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 第8题: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可以不涉及的内容是()

    A:用地规模
    B:用地性质
    C:用地范围
    D:用地权属

    答案:D
    解析:
    按照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标注,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不涉及权属的调查。

  • 第9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中,应提供的图纸是()

    A:城市现状图
    B: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
    C:城市行政分区建议图
    D:城市总平面图
    E: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

    答案:A,B,E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的主要图纸有: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

  • 第10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 B、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 D、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 E、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B,E

  • 第11题:

    单选题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不需提供的图纸是( )。
    A

    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

    B

    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

    C

    城市现状图

    D

    各项专业规划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近期建设规划现状用地规模的统计,应采用(    )。
    A

    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准年用地数据

    B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起始年的前一年用地数据

    C

    上一个近期规划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

    D

    上一个近期规划实施期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数据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某地级市位于山区和沿江平原的结合部,域内“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地矛盾突出,境内交通便利,最近又有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该市加快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中心城区2003 年现状人口32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9.4 平方公里;规划2020 年人口规模为42 万,城市建设用地为50 平方公里。城市发展主要向东西两翼拓展,规划布局方案可见图2。



    图2 某市总体规则(2004—2020)用地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该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城市西南部工业用地与居民用地混杂,交叉布置,布局不合理,在工业用地中不应布置居民用地。
      (2)规划用地规模过大。该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达到119.04m2,超过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的相关规定,与城市所处的环境导致的用地紧情况相背。城市布局与土地资源环境不协调,没有解决人地紧张矛盾。
      (3)南湖风景区中不应布置工业用地。
      (4)西南角风景区南侧不应放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影响景观,对科教园区用地环境产生影响。
      (5)高速公路两侧商业用地过多。
    (6)缺乏城市绿地,绿地规划系统不完善。

  • 第14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一5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一6所示。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 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 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 第15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2-8-2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2-8-3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 第16题:

    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地势平坦,水系丰富,总用地面积为13.6ha。用地现状图和规划图分别如图2-2-4和图2-2-5所示。
    试评述该规划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村庄空间布局紧凑,有利于节约土地,少占农田、菜地,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2.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充分保留和利用现有水系。对公共设施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形成良好的空间景观系统。
    3.规划道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拓宽,但没有形成较好的内部交通循环系统。

  • 第17题:


    图所示为某市2 5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区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和形成上下班交通拥挤。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6)东组团与南城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解析】


    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会对城市产生分割作用,且跨越这些要素发展会对道路交通、工程管线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出较高的要求,建设成本也高。所以跨越发展需达到一定条件时才发生,比如不跨越的话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用地空间。


    跨越河流道路不宜过多,因为架桥成本高。也不宜过少,否则会在过河处形成蜂腰,不同道路而来的大量车流汇聚到有限的几条过河道路上,会造成交通堵塞。


    功能布局上,工业主要在南城区,居住主要在北城区,会造成上下班距离过远,并行成早晚钟摆式交通。火车站既是客货兼运,应考虑对工业仓储区和层住区服务兼顾。


    从防灾角度,防洪堤与湖泊之间地带不应建设永久性建筑。


  • 第18题:

    图3 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 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它地区。



    图3 某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
      【问题】
      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包括:
      (1)港口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两个组团不合理;
      (4)公路客运站、火车站及客运码头布置分散,不利于换乘;
      (5)城市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6)组团间联系道路与铁路三角线交叉过多,不合理。

  • 第19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A.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B.城市总体规划实际用地
    C.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用地
    D.城市近期建设实际用地

    答案:A
    解析: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第20题: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中,应提供的图纸是( )。

    A.城市现状图
    B.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
    C.城市行政分区建议图
    D.城市总平面图
    E.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

    答案:A,B,E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要求的主要图纸有:①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②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③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④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⑤城市现状图;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⑦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

  • 第21题: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可以不涉及的内容是( )。

    A.用地规模
    B.用地性质
    C.用地范围
    D.用地权属

    答案:D
    解析:
    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所确定的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B

    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C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D

    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E

    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是不同的,即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在不同城市中变化的规律和变化的幅度是不同的。在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居住模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如居住区的人口密度或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等),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很容易计算出城市在未来某一时点所需居住用地的总体规模。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图和规划示意图)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 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告诉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4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试指出上述规划中不合理之处。

    正确答案: 1.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厂数量偏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