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κ节律主要出现在额、颞部,频率为6~12Hz,波幅为10~40μV。睁眼时一般不抑制,在精神活动如心算或思考时最易出现。约有30%的正常成人有κ节律。
更多“单选题关于κ节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睁眼不受阻滞B 出现在额、颞区C 精神活动时出现D 频率在6~12HzE 正常人不应该出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正常成年人闭目脑电图检查时,可发现

    A、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减弱

    B、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增强

    C、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无变化

    D、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减弱

    E、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增强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缺口节律()。

    • A、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 B、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 C、额区快波节律
    • D、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 E、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E

  • 第3题:

    单选题
    中央区β活动()。
    A

    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B

    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C

    额区快波节律

    D

    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E

    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α节律是分析脑电图背景活动最重要的指标,特征是(  )。
    A

    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2Hz

    B

    α节律与智力水平、性格、个性相关

    C

    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可以超过30%。

    D

    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

    E

    在确定α节律时,α节律的频率比分布、部位及反应性更重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0.5~1Hz。B项,α节律与脑功能状态及发育水平有关,与智力、人格或个性无关。C项,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不应超过30%。D项,α节律的突出特点是外界或内源性刺激可使波幅明显减低或消失,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或衰减。E项,在确定α节律时,部位和反应性比频率更重要。

  • 第5题:

    单选题
    正常成年人在清醒睁眼状态时,可出现在中央区的脑波节律是(  )。
    A

    λ

    B

    κ

    C

    μ

    D

    β

    E

    α


    正确答案: A
    解析:
    μ节律又称梳状节律,清醒状态时,可出现在中央区,频率9~11Hz。

  • 第6题:

    单选题
    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频率5~7Hz

    B

    中-高波幅

    C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D

    出现在REM睡眠期

    E

    持续1秒以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E四项,额中线θ节律是前头部中线区(Fpz、Fz、Cz)出现的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持续1s以上,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D项,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如受到某种压力时可出现额中线θ节律,受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

  • 第7题:

    单选题
    对睁-闭眼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睁眼后经>1s的潜伏期出现枕区节律受抑制

    B

    闭眼3s以上枕区α节律恢复

    C

    盲人可正常出现α阻滞现象

    D

    枕叶癫痫患者癫痫样放电不受睁闭眼影响

    E

    癔病性黑矇者睁眼时α节律可正常被阻滞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睁眼后经小于1s的潜伏期出现枕区节律受抑制称为α阻滞或枕区节律阻滞;B项,闭眼1~1.5s内枕区节律恢复;C项,盲人可不出现α阻滞现象;D项,枕叶癫痫患者癫痫样放电受睁闭眼影响;E项,癔病性黑矇或诈盲者闭眼时α节律正常出现,睁眼时可被阻滞。

  • 第8题:

    单选题
    缺口节律()。
    A

    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B

    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C

    额区快波节律

    D

    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E

    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有关额中线θ节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现即为异常

    B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C

    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D

    出现在前头部中线区

    E

    成人偶可见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如受到某种压力时可出现额中线θ节律,受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婴儿期脑电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睡眠首先从NREM期开始

    B

    睡眠纺锤一般是在5个月出现

    C

    3个月大时后头部可出现节律性活动

    D

    2个月大时睁眼可有脑波完全阻滞现象

    E

    思睡期θ节律伴有插入性小棘波为异常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两项,新生儿睡眠首先从活动睡眠期(AS期,相当于REM睡眠期)开始,出生数周后逐渐过渡到从安静睡眠期(QS期,相当于NREM期)开始。睡眠纺锤多在2个月时出现。CD两项,婴儿期脑电图3个月大时后头部可出现节律性活动,频率不稳定,这是α节律的雏形,睁眼时可有不完全阻滞现象。E项,思睡期θ节律可伴有插入性小棘波。

  • 第11题:

    单选题
    睁-闭眼试验所致的正常反应不包括()。
    A

    α节律阻滞

    B

    基本节律同化

    C

    盲人不出现α阻滞现象

    D

    癔病性黑蒙者闭眼时α节律正常出现

    E

    一般睁眼后,经过;1s的潜伏期,枕区会受到抑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描述α节律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清醒睁眼时出现

    B

    频率为8~13Hz

    C

    与智力水平有关

    D

    颞导优势

    E

    成人常低于30μV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两项,α节律是觉醒状态下出现在后头部的8~13Hz节律,闭眼及精神放松时容易出现;C项,α节律与脑功能状态及发育水平有关,与智力、人格或个性无关;DE两项,一般枕区电压最高,波幅可变动,成人平均波幅常低于50μV。

  • 第13题:

    后头部快α变异()。

    • A、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 B、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 C、额区快波节律
    • D、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 E、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中央区β活动()。

    • A、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 B、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 C、额区快波节律
    • D、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 E、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单选题
    睁闭眼诱发出现延缓反应是指(  )。
    A

    睁眼0.3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B

    睁眼0.5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C

    睁眼1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D

    睁眼1.5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E

    眼睁2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睁眼l秒以上出现α节律被抑制称为潜伏期延迟;D项,闭眼1.5秒后才出现α节律,称为后作用延长。

  • 第16题:

    单选题
    不属于额中线θ节律特点的是(  )。
    A

    计算等精神活动时出现

    B

    中-高波幅

    C

    频率为14~18Hz

    D

    外向型非神经质者易出现

    E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额中线θ节律是前头部中线区(Fpz、Fz、Cz)出现的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持续1s以上,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如心算或思考等智力活动时出现。

  • 第17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κ节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7~11Hz

    B

    波幅为30~70μV

    C

    精神活动时容易出现

    D

    睁眼时受到抑制

    E

    出现在中央、顶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κ节律主要出现在额、颞部,频率为6~12Hz,波幅为10~40μV。睁眼时一般不抑制,在精神活动如心算或思考时最易出现。约有30%的正常成人有κ节律。

  • 第18题:

    单选题
    正常成年人闭目脑电图检查时,可发现()
    A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减弱

    B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增强

    C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无变化

    D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减弱

    E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增强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β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超过12Hz

    B

    波幅较高

    C

    额区最常见

    D

    只在清醒睁眼期出现

    E

    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正确答案: E
    解析:
    AB两项,β活动是指频率超过13Hz的快波活动,通常波幅较低,成人多在30μV以下。D项,β活动在睡眠期也出现。E项,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老年后又逐渐减少。C项,额区β活动最常见。

  • 第20题:

    单选题
    睁闭眼诱发出现延缓反应是指()。
    A

    睁眼0.3s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B

    睁眼0.5s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C

    睁眼1s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D

    睁眼1.5s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E

    睁眼2s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后头部快α变异()。
    A

    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B

    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C

    额区快波节律

    D

    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E

    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睁-闭眼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睁眼后3岁儿童出现部分阻滞,是不正常反应

    B

    盲人不出现α波阻滞现象

    C

    闭目后1.5秒内枕区α节律恢复

    D

    睁眼后1秒内枕区节律抑制

    E

    视力障碍或枕叶病变的患者常出现α波阻滞不完全


    正确答案: E
    解析:
    α节律的反应性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年龄密切相关,但3岁儿童出现部分抑制,是正常反应。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18岁。高考复习阶段,精神紧张,发作性头痛,在进行VEEG监测的同时复习数学试题。EEG可见在清醒睁眼背景活动状态下,双侧额、颞区出现频率在6~12Hz,10~40μV的波形。此节律是(  )。
    A

    κ节律

    B

    λ节律

    C

    θ节律

    D

    α节律

    E

    μ节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清醒状态下,在精神活动(心算或思考时),出现在额、颞区,频率在6~12Hz,10~40μV的波形,睁眼时不受阻滞,称为κ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