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是政府调节效率、公平和稳定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具有效率的手段。目前西方国家已普遍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其社会福利政策包括以下六项主要内容:
①养老金;
②医疗补助,包括疾病津贴、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
③政府救助,包括最低生活补助、儿童补助和住房补助;
④劳动保险,包括失业补助、工伤疾病年金和抚恤金;
⑤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是指对残疾人的津贴和医疗护理等;
⑥其他津贴服务,如职工培训津贴、劳动流动津贴、公共卫生服务、职业介绍服务等。
(2)社会保障的三大目标
①社会经济稳定效应。即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开支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给低收入阶层,特别是老、弱、病、残、失业者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有利于国民经济生活的安定。
②收入分配公正化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产生垂直收入再分配的均等化效应;二是产生水平收入再分配的效应。前者使国民收入由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转移,后者使国民收入在同一阶层的人之间流动,如收入由在职者向失业者流动,由身体健壮者向老弱病残者流动。这些都使得收入分配问公正化方向推进。
③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公正将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这对经
济增长是有利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试述社会保障的三大目标。[2006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英国社会保障问题与改革。


    正确答案: 英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保障开支居高不下,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二)人口老龄化严重,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挑战。
    (三)政府包揽过多,经济效率低下。
    (四)所得税负担加重,导致专业人才外流。
    英国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三)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四)医疗保障改革。

  • 第2题:

    试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及问题?


    正确答案: 1、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法政出多门,筹资方式不规范,缺乏法律保障,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社会保障资金在使用上存在漏洞,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 第3题:

    试述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正确答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保障对象以城镇劳动者为主,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城镇劳动者的生、老、病、伤、残等均由单位包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很快提上日程。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在这方面的进展最快。在对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先后试点并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等。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当时用待业替代失业的概念,提出要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的“三条保障线”。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着以下问题:①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于狭窄;②社会保障改革方案缺乏统一论证;③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④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及选择。[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1)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是指由专职的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计征对象征收社会保障费(税)的一种行为。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
    目前,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
    ①现收现付制
    是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模式。所谓横向收支平衡,是本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仅仅用来满足本期保险费用支出的需要,本期征收、本期使用,收支基本保持平衡,不为以后时期的支付储备资金。
    ②部分积累制
    这是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模式,又称“部分基金制”。它在保证满足当年或若干年内(一般为5~10年)社会保险费用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积累金,并据此确定收费率。
    ③完全积累制
    这是一种根据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模式,又称“基金制”。由于它能达到长时期收支平衡,所以又被称为平均保险费式。
    (3)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①筹资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特点
    社会保障项目按支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支付项目和长期支付项目。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一般适用于短期支付项目。基金式的筹资方式适用于长期支付项目。
    ②筹资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老年人多少往往成为影响社会保障收支规模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充分考虑人1:3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影响,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③筹资方式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必须使国家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既满足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又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正常循环,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的劳动,或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社会保障的功能:
    (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向老、弱、病、残、无业人员等提供物质帮助,保证了这些处于最不利境况的社会成员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向不幸者提供保障,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通过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保障,可以使其劳动潜力不致丧失,并且为它的发挥创造基本条件。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向蒙受不幸者提供了参与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通过收入再分配,也可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上的过分悬殊。这也是社会进步目标。
    (5)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
    第一,在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种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
    第二,在社会保障度发展之后,特别是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们潜在能力的发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

    正确答案: 生活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犯罪中止的类型、处罚的原则。[2007年真题]

    正确答案: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1)犯罪中止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犯罪中止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①根据发生的时空范围不同,可将犯罪中止分为:
    a.预备中止,是指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其时空范围起始于犯罪预备活动的实施,终止于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
    b.实行未终了中止,是指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尚未终了时的中止,其时空范围始于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止于犯罪实行行为终了前。
    c.实行终了中止,是指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实施终了后的中止,其时空范围始于实行行为终了以后,出于本意而以积极的行为阻止了既遂之犯罪结果的发生。
    ②根据对中止行为不同的要求,犯罪中止可以分为:
    a.消极中止,又称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仅需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继续便可成立的犯罪中止。行为人的方式仅需不作为即可。
    b.积极中止,又称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需要作为形式才能构成的中止,即犯罪人不但需要自动放弃犯罪的继续实施,而且还需要以积极的作为去防止既遂的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2)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根据《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采取必减主义,并区分两种情况予以不同处理:①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②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社会保障的总目标

    正确答案: 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2010年真题]

    正确答案:
    “人事行政”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各类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的管理。狭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的管理。这里主要涉及狭义范畴的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有:
    (1)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
    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监督等工作,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当今世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日益复杂化,行政管理范围越来越大,因而,为了确保整个政府行政系统的有效运作,就必须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来制定和实施各项法规、政策。
    (2)人事行政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①人事行政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的提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科学、合理的人事行政能够有效地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经济发展。
    ②人事行政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人事行政通过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任用等制度,可以确保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并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必将促使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政府也会对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人事行政体制进行调整。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与人事行政体制的科学化、法制化,又可以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完善。同时,人事行政的科学化、法制化为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开辟了有效的途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公民有权通过法定程序,经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录用考试,进入政府公务员队伍,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b.公民有权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申诉、控告和检举揭发;c.公民有权对人事行政所实施的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与任免、回避等制度进行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11、10年真题)试述“卓越绩效模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遵循的准绳,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
    (1)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险适当分离的原则
    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实行社会化,并与单位就业分离。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和部分的社会保险基金,而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负责社会保险,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以形成独立的社会保险体系。不论劳动者是否在单位就业,也不管在哪种所有制单位中就业,或从事非正规就业,当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生存发生困难时,社会就给予一定收入保障,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2)机会均等、平等分配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分配方式,是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造成的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的悬殊,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机制。通过社会保障,可以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的不足,缓解市场机制造成的不公平,实现一定程度的平等分配。
    社会保障只有贯彻机会均等、公平分配的原则,才能调节各个阶层的物质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条件。
    (3)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好,两者可以统一,处理得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公平,使公平与效率在最佳的结合模式上得到统一。
    (4)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社会保障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即不能单方面地强调社会保障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应该随时注意社会保障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因素。必须建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有机增长、适度保障的制度构架。
    (5)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则
    由国家为主体组织和举办的社会保障是属于法定的基本保障,其基本职能是保障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使他们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及失业时,能够从社会保障方面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基本的医疗和药品,从而能够正常地生存下去。
    (6)多重保障的原则
    多重保障的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多元的保障主体;②多渠道的筹资形式;③多层次的保障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制度。[2014年真题]

    正确答案: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定条件和程序颁发的使用专利的许可。申请人获得这种许可后,不必经专利权人同意,就可以实施专利。强制实施许可的性质,属于对专利权的限制。其意义在于防止和限制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促进专利尽快实施。对于从属专利而言,强制许可还有利于保护技术改进,促进技术进步。
    《专利法》所规定的强制许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不实施的强制许可
    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3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4年,任何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2)基于反垄断需要的强制许可
    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可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3)在国家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下的强制许可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4)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5)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以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反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依照《专利法》第48条第1项、第51条的规定,申请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以合理的条件请求专利权人许可其实施专利,但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许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颁发强制许可后,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仍应当与专利权人签订实施许可合同,商定使用费的数额。但是实施的范围和时间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作出规定。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当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或者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终止实施强制许可。除依照《专利法》第48条第2项、第50条规定给予的强制许可外,强制许可的实施应当主要为了供应国内市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的劳动,或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社会保障的功能:
    (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向老、弱、病、残、无业人员等提供物质帮助,保证了这些处于最不利境况的社会成员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向不幸者提供保障,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通过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保障,可以使其劳动潜力不致丧失,并且为它的发挥创造基本条件。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向蒙受不幸者提供了参与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通过收入再分配,也可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上的过分悬殊。这也是社会进步目标。
    (5)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
    第一,在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种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
    第二,在社会保障度发展之后,特别是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们潜在能力的发挥。

  • 第14题:

    试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 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基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规律和中国的国情,以及近20年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可以概括出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基本轮廓。在讨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时,应当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想。一、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促使信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图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次,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责任,根据责任公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次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2009年真题]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如下: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改革的“减震器”,对促进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业促进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尤其是失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失业保障在许多国家已经由被动的失业后补救转变为积极的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对促进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业率的提高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会保障促进就业
    总体来讲,社会保障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促进就业的作用:
    ①社会保障通过为陷入生活困境或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员提供经济援助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使劳动者能够在维护体面的情形下尽快渡过难关,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社会,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利于积极就业。
    ②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教育福利的实施和对劳动者的职业与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能力,使之能够应付繁复多变的市场风险。
    ③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流动性和信息对称度,减少就业壁垒和摩擦性失业,可以缩短劳动者的失业周期,提高就业率。
    (2)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发展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就业。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化,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社会化的风险,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水平和规模要求。另一方面,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发展和运行的经济和财政支援。
    (3)利用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的措施
    ①通过建立统一、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市场发育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消除劳动力流动壁垒,实现就业市场化,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②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障制度,变失业保障为就业保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失业保障制度不仅要为失业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而且应该在就业服务、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如果实行一定的收入豁免政策,将促使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劳动,进而使其收入增加,生活状态得到改善,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区域卫生规划研制程式的内容。[2005年真题]

    正确答案:
    “区域卫生规划研制程式”包括下列逻辑相关的研究步骤:
    (1)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分析和定位,内容如下:分析当地宏观经济改革的进程;分析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具体指标,如区域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构成、环境、城建、交通、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演变;分析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进程和社会环境变化;分析当地卫生事业与上述宏观环境不相适应之处。
    (2)建立能反映宏观战略定位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根据宏观战略分析结果,依据卫生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卫生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的思路和方法,确定卫生系统发展的指标体系。
    (3)根据规划目标值和现值之间的比较,建立“目标差距模型”。可从以下六个维度综合考虑,得出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的各项指标值:专家咨询结果;世界相同经济水平地区指标值;国内同类地区指标值和规划目标;当地人民政府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根据以往情况得出的指标值自然发展趋势;文献报道的关于指标值的论述及观点,并以此作为区域卫生规划远景规划指标值参考标准的第六维度。
    (4)依据目标差距、重要性和严重性等指标,确定要达成区域卫生规划目标需解决的战略重点问题(中期目标和计划)。
    (5)分析战略重点的影响因素、根源和作用机制,确定针对根源解决战略重点问题的政策思路,以确定短期工作重点和行动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1)行政沟通的含义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中,单位与单位之间、工作人员之间,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用语言、文字、图片、动作等形式交换有关问题的内心感受、观念、意见、事实与信息,以期获得相互了解并产生一致行为的过程。即行政沟通就是开展行政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和了解的过程。
    (2)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
    ①民主参与理论
    现代管理的民主参与理论的提出者(如巴纳德、西蒙和梅奥等人)认为,不论组织性质如何,组织是属于全体成员的。这也是组织获得员工认同的基础,是组织得到员工支持与合作的主要因素。因而所有员工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每个人都有参与组织决策的权利与机会,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媒体应当致力于在一般民众中发展多元的文化。该理论提倡创新,认为社会群体应该直接拥有一些“小型”的媒体,而政府有责任为这些群体提供相应的资助。其主要观点有:a.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c.社会各种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d.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②决策制定理论。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定的有机体,而合理决定所借助的手段就是沟通。西蒙曾说明决策制定有三个主要活动:①情报活动,即探究问题之所在与收集有关资料;②设计活动,基于情报活动的结果,再进一步研究问题,提出并估量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以及方法中的各种细节;③选择活动,基于设计活动所提出的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法,并经过判断后选择一种予以实施。在整个活动中沟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③动能组织理论。巴纳德认为,人是组织中最基本的元素,因此,组织必须以人而不是以结构和规范为中心。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在组织中就会有交往、互动行为,这就是沟通。沟通使组织呈动态且有活力,因而组织的主管人员要成为沟通的中心,发挥其协调职能。
    ④人格尊重理论。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尊严能得到维护。如果在管理上能够尊重人格,这个组织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效率。尽管尊重人格的方式很多,但尊重其言论权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而保障组织中每个人员交往沟通的自由是组织民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试述现代国家迄今形成的社会保障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 分为三层次科学体系。第一层次是社会救助制度,第二层次是社会保险制度,第三层次是社会福利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理性决策模型。[2012年真题]

    正确答案:
    理性决策模型,通常又称科学决策模型。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学者J.边沁、美国学者F.W.泰罗等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决策有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谋求最大利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选择,即从全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理性决策模型把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决策者之所以要进行决策,首先是因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2)提出目标。理性决策模型理论假设作为决策主体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他根据自己的目的或价值观,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进行排列或组合。
    (3)设计方案。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备选用。
    (4)预测后果。决策者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每一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预测执行该方案后所要达到的结果及其可能带来的新问题。
    (5)分析比较。决策者将各个方案进行一一对比,在比较的基础上排列出先后顺序。
    (6)选择最优方案。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取其中一个预测结果与目标最为一致的方案作为决策的最佳方案。
    在上述六个步骤中,作为决策者的人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活动都是理性的活动,整个决策过程都是理性化的。从理想的角度而言,这一模型确实是一个非常科学化的模型。但是,决策活动则是一项非常现实的活动,它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人们很难严格地遵从这一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非正式组织的功能。[2009年真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  )。[2010年真题]
    A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B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C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D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其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转变为职能有限的责任政府,明确政府主要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保障作用。[2008年真题]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保障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稳定作用
    社会保障是政府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与“支”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
    ①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失业率上升,公司和个人所得减少,社会保险的税收减少。同时用于失业救济和贫困补助的社会补助支出增加。造成的结果是:a.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大于收入,相当于原来处于储备状态的一部分资金重新注入经济活动中。家庭保障收益增加以及居民税收的减轻,从而刺激有效需求上升,扩大了社会总需求。b.企业税收的减少有助于缓和企业生产活动的收缩倾向。这有助于恢复经济增长,或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②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失业率下降,公司和个人所得上升,社会保险的税收增加,同时用于失业救济和贫困补助的资金减少。其结果是:a.社会保障收入大于支出,一部分资金又退出了经济活动,重新储备起来。家庭社会保障收益减少而居民税收增加,从而抑制有效需求,相对减少社会总需求。b.企业税收增加有助于抑制企业生产活动扩张的倾向,缓和生产过剩。这有助于抑制经济的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通过在经济高涨期和衰退期的保障基金收支的自动增减,从而收缩或扩张社会需求,减轻了经济波动的现象。
    (2)对社会发展的稳定作用
    社会保障是政府稳定社会最主要的手段。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社会不公平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特殊功能,能够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缓和社会不公平矛盾,使之达到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普遍接受的程度。社会保障不仅给予社会成员们现实的改变,而且给予社会成员们心理依靠和未来的希望。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最有效和最大程度地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犯罪的未遂形态。[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1)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
    ①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认定着手实行犯罪与否的有效办法,是将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加以区别。犯罪预备的本质与作用是为犯罪构成行为的实行与完成创造条件,为其创造现实可能性;犯罪未遂的本质与作用是直接完成犯罪,变预备阶段实现、完成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现实性。
    ②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其表现形式有:
    a.以法定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
    b.以法定的犯罪行为未能完成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
    c.以法定的危险状态尚未具备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
    认定犯罪完成与否应注意:犯罪未完成是指具体犯罪构成所包含的作为犯罪完成标志的客观要件尚不完备,而不是说没能发生任何具体的危害结果。犯罪既遂是犯罪完成形态的标志,犯罪既遂后绝不可能再出现犯罪未完成的停止形态。
    ③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未遂区别于着手实行犯罪后的犯罪中止的关键。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阻碍行为人实行并完成犯罪的意志与活动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
    a.犯罪人本人以外的原因,包括被害人、第三者、自然力、物质障碍、环境时机等方面对完成犯罪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b.行为人自身方面对完成犯罪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如其能力、力量、身体状况、常识技巧等的缺乏或不佳情况。
    c.行为人主观上对犯罪对象情况、犯罪工具性能以及犯罪结果是否已发生或必然发生等的错误认识。
    (2)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
    ①以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②以实行行为在客观上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犯罪未遂可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a.能犯未遂,是指犯罪行为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既遂而停止下来的情况。
    b.不能犯未遂,是指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而使犯罪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情况。具体又可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两种。
    (3)对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适用时应注意:
    ①适用罪名时,应在罪名后加括号标明未遂形态,如“故意杀人罪(未遂)”。
    ②对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只是“可以”,而非绝对,对于极少数综合整个案情看危害程度、主观恶性并不小于既遂犯的未遂犯,可以不从宽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