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欧洲了解和认识中国最早是通过丝绸和瓷器。[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相关问题
  • 第1题: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B.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C.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D.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观点类意图判断题。第二步,文段开头列举现象说明17、18世纪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接着列举有哪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器物西传,比如丝绸、瓷器、扇子、墙纸、漆器等,这些都给欧洲人以清新的感受。尾句总结说明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运用瓷器、漆器等物品,在风景花园里也会用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说明17、18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国文化格外盛行。同义替换得到D项。因此,选择D选项。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说17、18世纪中国神秘的问题。B项:文中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问题,看不出商业交流频繁,主体不对应。C项:文段只说西方盛行中国文化元素,但并没体现达到了鼎盛时期,无中生有。

  • 第2题: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 A、瓷器
    • B、茶叶
    • C、香料
    • D、丝绸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在古代输出品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瓷器开始通过海路成批销往国外。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元代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

    • A、丝绸
    • B、茶叶
    • C、黄金
    • D、瓷器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填空题
    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正确答案: 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
    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的通道,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 第7题:

    多选题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

    瓷器

    B

    茶叶

    C

    香料

    D

    丝绸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____来中国游历,揭开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序幕。[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正确答案: 马可·波罗
    解析:
    东西方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第9题:

    多选题
    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中国的(  )开始的。
    A

    丝绸

    B

    瓷器

    C

    陶器

    D

    玉器


    正确答案: A,C
    解析:
    中国瓷器的制造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早在商代就烧出原始瓷器,至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制瓷业进入兴盛时期。从唐代开始,中国的瓷器就随着商队远销欧亚各国。因此,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中国的瓷器开始的,许多国家将中国称为“瓷国”。

  • 第10题:

    单选题
    ()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产品和见证。
    A

    瓷器

    B

    丝绸

    C

    茶叶

    D

    香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正确答案: 遣唐使
    解析:
    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200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l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 第12题:

    单选题
    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
    A

    丝绸

    B

    茶叶

    C

    黄金

    D

    瓷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产品和见证。

    • A、瓷器
    • B、丝绸
    • C、茶叶
    • D、香料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

    • A、西北丝绸之路
    • B、西南丝绸之路
    • C、海上丝绸之路
    • D、瓷器之路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北海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起点之一。

    • A、胡志明小道
    • B、丝绸之路
    • C、黄金走廊
    • D、瓷器之路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单选题
    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全球化就是政治、经济和语言的一体化。[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而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语言,要统一是几乎是不可能的。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是()。
    A

    瓷器、玉器和茶叶

    B

    用瓷、黄酒和丝绸

    C

    茶叶、玉器和中药

    D

    瓷器、丝绸和茶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欧洲了解和认识中国最早是通过丝绸和瓷器。[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分别是(  )。
    A

    瓷器、玉器和茶叶

    B

    瓷器、黄酒和丝绸

    C

    茶叶、玉器和中药

    D

    瓷器、丝绸和茶叶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包括:①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②丝绸,起源于中国,并于汉代之后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各地;③茶叶,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

  • 第22题:

    单选题
    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在古代输出品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瓷器开始通过海路成批销往国外。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伊朗、埃及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13世纪时中国印刷术传入当时东西方交通枢纽伊朗。欧洲人通过()认识到中国印刷术的作用和方法,使得中国的印刷术在欧洲很快地传播和发展起来。
    A

    埃及

    B

    印度

    C

    伊朗

    D

    意大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唐朝僧人玄奘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正确答案: 《大唐西域记》
    解析:
    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l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