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A 求知需要B 关系需要C 成长需要D 认知需要

题目
单选题
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
A

求知需要

B

关系需要

C

成长需要

D

认知需要


相似考题
更多“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 )

    A.在法学院民法课期末考试中,班长组织全班同学考试作弊
    B.明知他人组织考生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作弊,为其提供作弊器材
    C.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出售某省高考入学试题的正确答案
    D.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高考,后被某名牌大学顺利录取

    答案:A,C,D
    解析:
    法学院民法课期末考试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A项不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刑法》第284条之一规定,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组织考试作弊罪的规定处罚。B项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C项行为属于“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1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成立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不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D项行为属于“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成立代替考试罪,不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

  • 第2题:

    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A:成长需要
    B:关系需要
    C:求知需要
    D:认知需要

    答案:A
    解析:
    考点: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 第3题:

    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埋怨校长找你谈话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如下处理:
    第一,分析试卷,查找不理想原因。
    第二,询问学生考的不好的原因,是粗心还是不会。粗心的话以后要养成认真的习惯。不会的话教师要帮助其把基础打牢固,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该知识点。
    第三,自我反思,终身学习,找有经验的老师沟通交流。
    总之,学生的事情无小事,认真对待。

  • 第4题:

    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6分。那么他在全班的名次为前(  )

    A.1%
    B.5%
    C.10%
    D.15%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正态分布曲线的应用,即x=86,μ=70,σ=8,代入公式(z- μ)/σ,得z=1.96。由正态分布表的性质可知,1.96个标准差对应的P值为0.05,所以他在全班的名次为前5%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第5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6题:

    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要满足的英语成绩条件以下正确的是()。

    • A、大学英语课程结束时的课程考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
    • B、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可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
    • C、网考托福(TOEFLIBT)笔试成绩60分(总分120)及以上
    • D、学校组织的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合格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 A、成绩为80分以下的人数中
    • B、成绩为70分~80分的人数中
    • C、成绩为80分~90分的人数中
    •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人数中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为依据。

    • A、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
    • B、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 C、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参与
    • D、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参与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小刚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刚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来看,这属于(  )
    A

    直接近景性动机

    B

    直接远景性动机

    C

    间接远景性动机

    D

    间接近景性动机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后.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
    A

    成长需要

    B

    关系需要

    C

    求知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 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 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 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 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 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语文标准差为10,数学标准差为15,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
    A

    语文、数学、英语

    B

    英语、数学、语文

    C

    英语、语文、数学

    D

    语文、英语、数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直接近期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E.间接远景性动机


    答案:E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前者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后者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小明为了得到电脑刻苦学习,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属于间接远景性动机,选E。

  • 第14题:

    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全班成绩平均分为65分,标准差为5分,请问分数在60到70之间的人数占全体考生的百分比为()

    A.15. 8%
    B.34. 1%
    C.50. 0%
    D.68. 3%

    答案:D
    解析: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将原始分数的区间转化为Z分数的区间,因为60 <X<70,所以(60 -65)/5 <Z< (70- 65)/5,得到-1 <Z< +1。由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1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所有数据的68. 26%。

  • 第15题:

    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较大,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

    A.10
    B.15.1
    C.4.9
    D.5.1

    答案:D
    解析:
    根据标准差的性质可知,给每位应试者加10分,加分以后的标准差不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第16题:

    刘涵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在某次的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语文成绩为110分,可实际最终考试成绩为125分。于是,他将下次的语文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13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刘涵的( )。

    A.成长需要
    B.关系需要
    C.认知需要
    D.求知需要

    答案:A
    解析: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
    (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
    由题干可知,刘涵通过不断的学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所以正确答案是A。

  • 第17题:

    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 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 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在某次期中考试中,小明估计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为7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0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语文的理想成绩定为85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小明的()。

    • A、成长需要
    • B、关系需要
    • C、求知需要
    • D、认知需要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成绩表”中有字段: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其中,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70%,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评成绩”的数据类型定义为()

    • A、文本
    • B、长整型
    • C、单精度
    • D、计算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实际最终考试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
    A

    成长需要

    B

    关系需要

    C

    求知需要

    D

    认知需要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成绩表”中有字段: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其中,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70%,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评成绩”的数据类型定义为()
    A

    文本

    B

    长整型

    C

    单精度

    D

    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小玲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她在2011学年的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数学成绩为85分,可实际最终考试成绩为90分。于是,她将期末数学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5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小玲的( )。
    A

    认知需要

    B

    求知需要

    C

    成长需要

    D

    关系需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中,E是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R是关系的需要,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G是成长的需要,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由题干可知,小玲通过不断学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提高,所以正确答案是C。

  • 第23题:

    问答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
    A

    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

    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C

    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

    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该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计入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