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什么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A 低年级B 高年级C 低年级和中年级D 中年级

题目
单选题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什么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
A

低年级

B

高年级

C

低年级和中年级

D

中年级


相似考题
更多““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什么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

    A.高年级

    B.大学

    C.中年级

    D.低年级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根据这些建议使用“语文读本”下列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从精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阅读课本。
    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C.教师向学生推荐语文读本中与教科书阅读单元相配合的选文。
    D.以语文读本所涉作家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其他课外阅读篇目。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课程目标相关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阅读与鉴赏”教学实施中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使用的课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不恰当。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A项:语文读本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自主阅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应立足课内、课外同向推荐语文读本。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应向学生广泛推荐课外读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4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题眼是“根本目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A、B、C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的体现。

  • 第5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  )。

    A.反思质疑
    B.坚持真理
    C.修正错误
    D.严谨求实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反思质疑。

  • 第6题: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什么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

    • A、低年级
    • B、高年级
    • C、低年级和中年级
    • D、中年级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 B、第二学段
    • C、第三学段
    • D、第四学段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阶段(3~4年级)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正确答案: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 第9题:

    单选题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小学阅读教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悟,应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的充满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感来进行

    B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教师应淡化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C

    第二学段,学生应当默读,做到不出声;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D

    第三学段,学生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C://《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C项学会略读说法有误,应当是学习略读。学会略读是第三学段的要求。

  • 第11题:

    问答题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阶段(3~4年级)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正确答案: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4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选择D选项。

  • 第15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依据这些建议使用“语文读本”,下列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


    A.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从精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阅读读本

    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C.教师向学生推荐语文读本中与教科书阅读单元相配合的选文

    D.以语文读本所涉及作家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其他课外阅读篇目

    答案:B
    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语文读本属于课外读物,应由教师推荐、指导在课外由学生自主阅读。故B项“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说法错误。

  • 第1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标准包括,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 )。

    A、反思质疑
    B、坚持真理
    C、修正错误
    D、严谨求是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提出:“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 第17题: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这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


    正确答案:可以打破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沟通课内外联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体优化;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涉及面广,吸纳的信息量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 第19题: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3-6年级为“()”)、“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写话;习作

  • 第20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B、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 C、能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D、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填空题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3-6年级为“()”)、“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 写话,习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学生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逃避,不值得认可。下列教师的做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直接否定学生观点,因为和文章主旨不符

    B

    不耽误上课,忽视学生的质疑,继续课程内容

    C

    借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D

    肯定学生阅读认真,请学生课后找同学交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回答第19小题。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思考探究《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积累拓展1.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2.“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1)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友人惭,下车引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单元介绍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预习提示“铭”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种文体的文言作品。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疑难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生情况七年级,班级人数45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问题: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引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陋室铭》的教学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