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路可走。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种不同走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问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l.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 )倍。

    A.0.6

    B.0.75

    C.0.8

    D.0.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

    A.0.6

    B.0.75

    C.0.8

    D.0.5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通,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丁地有4条路可通,从丁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通,那么从甲地到丙地共有()种不同的走法.

    A.6种
    B.8种
    C.14种
    D.48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甲地到丙地共有两类方法:a从甲→乙→丙,此时从甲到丙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甲到乙,有2条路;第二步是从乙到丙有3条路,由分步计数原理知,这类方法共有2×3=6条路.
    b从甲→丁→丙,同理由分步计数原理,此时共有2×4=8条路.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从甲地到丙地共有6+8=14种不同的走法.

  • 第4题:

    小明走路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100米,7:30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7:50到学校。那么小明是几点从家出发去学校的?

    A.7:00
    B.7:05
    C.7:10
    D.7:15

    答案:C
    解析:
    设小明每分钟走100米时,用时t分钟到学校,根据从家到学校的总路程相等,100t=(t+20)×50,得t=20分钟。所以小明是7:10从家出发的。

  • 第5题:

    小明早上从家出发去学校,中途要到文具店购买文具,如图所示,实线为街道,则小明可以选择的最短路线有多少种?

    A.25
    B.100
    C.150
    D.330

    答案:C
    解析:
    要以最短线路从家到学校,则从家只能向右或向下走。由图知,从家到文具店的每条横向街道分成3段,每条纵向街道分成2段,最短线路是从这5段中任选3段(或2段),有



    种。同理,从文具店到学校,最短线路是从6段中任选4段(或2段),有



    种。总的最短线路共有10×15=150种。故本题选C。

  • 第6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明发现没带数学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往返共用时36分钟。假设小明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 A、2400米
    • B、1720米
    • C、1600米
    • D、1200米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小伟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习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36分钟,假设小明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 A、2400米 
    • B、1720米 
    • C、1600米 
    • D、1200米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上课,先用每分钟8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他发现照此速度会迟到3分钟,此时他改为每分钟走110米,结果提前到达了3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A

    2400米

    B

    2000米

    C

    1800米

    D

    1000米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小明前后速度比是80∶110=8∶11,路程一定,时间比与速度比成反比,所以小明前后时间比为11∶8,相差3份。前后时间相差3+3=6分钟=3份,所以1份=2分钟,提速前时间为11份=11×2=22分钟。若不提速,共用时3+22=25分钟,所求距离为25×80=2000米。

  • 第9题:

    单选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路可走。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种不同走法。
    A

    4

    B

    5

    C

    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明发现没带数学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往返共用时36分钟。假设小明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A

    2400米

    B

    1720米

    C

    1600米

    D

    1200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走了全部路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

    A.15

    B.25

    C.35

    D.45


    正确答案:B
    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

  • 第12题:

    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

    A.23分钟
    B.
    C.
    D.24分钟

    答案:B
    解析:

  • 第13题:

    小伟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36分钟,假设小明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A2400米
    B1720米
    C1600米
    D1200米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小红从家出发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则会提前3分钟到学校。问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米。
    A. 800
    B. 1200
    C. 1600
    D. 2400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上课,先用每分钟8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他发现照此速度会迟到3分钟,此时他改为每分钟走110米,结果提前到达了3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 A、2400米
    • B、2000米
    • C、1800米
    • D、1000米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路可走。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种不同走法。

    • A、4
    • B、5
    • C、6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从市青少年宫到联盟小区应走裕华路、平安大街、中山路、泰华街、北二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从甲地到丙地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从甲地经过乙地到丙地,另一种是从甲地直接到丙地。已知从甲地到乙地有3种走法,从乙地到丙地有2种走法,问从甲地到丙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A

    6

    B

    7

    C

    10

    D

    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大龙从家到学校上课,先用每分钟8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他发现照这样的速度会迟到3分钟;如果这时改为每分钟走110米,结果可以提前3分钟到达。问大龙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
    A

    1200

    B

    1800

    C

    2000

    D

    26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若大龙每分钟走80米,则还差80×3=240米没走完;若每分钟走110米,则多走了110×3=330米,故若大龙按时到校,走完后面的路程所需时间为(240+330)÷(110-80)=19分钟,则大龙按时到校时间为3+19=22分钟,故大龙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80×(3+19+3)=2000米。

  • 第20题:

    单选题
    小伟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时  36  分钟。假设小伟上坡速度为80 米/分钟,下坡速度为 100 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A

    2400 米

    B

    1720 米

    C

    1600 米

    D

    1200 米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