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谈谈书法艺术形式的独立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谈谈有关书法艺术抽象的诸问题。


    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概论》及教科书往往把“抽象”与形式主义联系起来,不愿心平气和地了解一下抽象艺术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课题,而是粗暴地以一顶“腐朽的、唯心的资产阶级艺术”的帽子盖棺论定。一些论者也感到书法艺术的抽象性,但总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而是冠以“艺术抽象”以与“抽象艺术”区别开来。现在随着对书法艺术研究的深入,不应再重蹈覆辙了。
    首先,划分艺术抽象与否的根据应是其艺术形式本身,而不是其它历史的、逻辑的、创作中思维的种种因素,诸如汉字是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书法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欣赏时的联想等等。书法所依附的汉字,是抽象的线条符号,它不具象地表现客观世界的物体。而书法艺术本身,便是将这抽象的文字进行艺术处理的抽象艺术。人们从富有节律感的线条中感到了美,与欣赏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了共振,这是书法艺术独有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人们没必要非要在书法线条中看出某一点像块石头、某一撇像把刀,这是机械的“唯”物的观点,是不懂得书法艺术之三昧的。
    另外,必须弄清“抽象”、“具象”、“形象”三者的关系。现代一些艺术论文在论述这个问题时的层次是很低的,他们将“具象”与“形象”等同起来,于是得出“书法既然是抽象的,那么便不具形象性”的错误结论。“抽象”的对立面不是“形象”,而是“具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形象”一词在艺术中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将书法艺术界定为抽象艺术,将会给书法艺术带来无限发展的远景:线条本身不受任何物的羁绊,它可以在符合艺术美的规律下任意变幻,给书法艺术的创造打开了大门,提供了理论根据。现代一些人,只会以具象的手法写几个字,如写“水”字画三道波浪,写“山”字画三个相连的三角,可以说这是在最低层次的书法艺术观念指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书法艺术的死胡同。

  • 第2题:

    书法艺术是()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形式。

    • A、日本
    • B、朝鲜
    • C、中国
    • D、古罗马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请谈谈书法欣赏的特点。


    正确答案: 书法欣赏主要是一种审美活动。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受作品中抽象线条组成的艺术形象的制约,其表现为:线条形象唤起欣赏者的整个审美感觉经验、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并限制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理解等一切心理活动的方向、节奏和范围。但作为欣赏者,也绝非被动地接受,而是有积极的心理活动,这是被动、制约中的主动。所以书法欣赏是再评价与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是一种在感受基础上的想象活动和体验活动,有丰富书法艺术修养的人,能很准确地把握住对象的艺术特征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由于欣赏者不同,那线条中跳动着的“势”,又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产生新的意象。这是一种由于人的探究、求新的心理特征所创造出的新的境界,而决不是由看到了一“点”便联起蝌蚪式的“创造”。
    当然,“再创造”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笔画挺拔、气势豪放的书作,可以联想到高山、青松这些具有挺拔、豪放的物体;看到连绵飞动的字使人联想到山泉流水,引起波动的感觉;庄严的字联想到佛教,妍媚的字联想到美女,跌宕的字联想到杂技椅子顶,拙朴的字联想到汉代石刻,这只是一种“意象”,是从总体风格上进行的再创造,是由主体的“意”和客观的“象”所碰撞造成的心境。那些联想的具体事物不会一直停留在脑子里,而“心境”却做为一种感知、体验的结果,较牢固地积淀在主体意识之中。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欣赏、联想,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再评价”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它将感知、体验上升到对作品进行深刻的思考中去,才能给作品的优劣予以评论,有时可以发现原作者所体会不到的意义。尤其对古代书法作品的分析、评价,许多不被人注意、或者已被淹没的作品,经后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予以再评价后,方显示出其伟大之处。如龙门二十品的制作者们,当时只是做为佛教的虔诚弟子用书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但过了一千多年后,竟然被高扬北碑者所发现,并赋于它们以深远的意义:作为一种隶与唐楷之间的书体,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书法珍品了,这是当时作者们做梦也未能想得到的。欣赏者的再评价,是其审美能力、认识能力的表现,也是他能从中吸收其精华从而促使自己更快提高艺术水准的条件之一。只有欣赏者的水准与作品相近时,作品才能作用于欣赏者,它的一切优点方可为欣赏者所吸收,二者于是产生共鸣,欣赏者也参加了艺术创造,甚至感到那就是自己所创造的作品。

  • 第4题:

    请谈谈书法与生理的关系。


    正确答案:书写过程本身是人心理、生理的综合运动过程。如何使书写与生理协调,并调动生理机能,使“力”贯到笔锋上(不是物理学概念的力);在书写过程中,人的手、指、腕、臂、肩、心律、呼吸、肌肉、神经、姿态等等的种种变化,这些都是“书法生理学”研究的内容。现代台湾学者高尚仁为深入研究书写中的生理变化,做了许多科学实验,如在书写人的肩、前前臂及后前臂上分别连接半透明导电胶带,以测量各部肌肉的活动量;又用感温夹附在书写人鼻孔边缘,测量书写不同书体时的呼吸变化,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书法与气功也有紧密联系,可以说书法是气功中的一种动功。书写前先运丹入静,而后由镇丹达到一切妄念灭绝,思想方可进入到高度的入静状态,以一念(书写)代万念,运气于肩、腕、手,达到“离形去知,粉碎形骸”,得天地之真气。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超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难怪有人统计,书法家长寿者据多,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 第5题:

    书法一百年遭遇的变局比任何一种中国艺术形式更剧烈。因为它在全民盛行时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更强大的根基和人才环境;也因为它是全民性的文化行为,在文化断层尚未填补的当下,也最容易被全民性放弃,在全民性的喜新厌旧中失落,从而全面衰败。 上述文字主要论述了()

    • A、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品性
    • B、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
    • C、中国书法艺术的重大转折
    • D、中国书法艺术的当代危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各种艺术形式,属于美术学范畴的是()

    • A、书法
    • B、行为艺术
    • C、建筑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填空题
    书法是以()的组合、变化来表现()的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 汉字,作者精神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请谈谈有关书法艺术抽象的诸问题。

    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概论》及教科书往往把“抽象”与形式主义联系起来,不愿心平气和地了解一下抽象艺术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课题,而是粗暴地以一顶“腐朽的、唯心的资产阶级艺术”的帽子盖棺论定。一些论者也感到书法艺术的抽象性,但总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而是冠以“艺术抽象”以与“抽象艺术”区别开来。现在随着对书法艺术研究的深入,不应再重蹈覆辙了。
    首先,划分艺术抽象与否的根据应是其艺术形式本身,而不是其它历史的、逻辑的、创作中思维的种种因素,诸如汉字是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书法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欣赏时的联想等等。书法所依附的汉字,是抽象的线条符号,它不具象地表现客观世界的物体。而书法艺术本身,便是将这抽象的文字进行艺术处理的抽象艺术。人们从富有节律感的线条中感到了美,与欣赏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了共振,这是书法艺术独有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人们没必要非要在书法线条中看出某一点像块石头、某一撇像把刀,这是机械的“唯”物的观点,是不懂得书法艺术之三昧的。
    另外,必须弄清“抽象”、“具象”、“形象”三者的关系。现代一些艺术论文在论述这个问题时的层次是很低的,他们将“具象”与“形象”等同起来,于是得出“书法既然是抽象的,那么便不具形象性”的错误结论。“抽象”的对立面不是“形象”,而是“具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形象”一词在艺术中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将书法艺术界定为抽象艺术,将会给书法艺术带来无限发展的远景:线条本身不受任何物的羁绊,它可以在符合艺术美的规律下任意变幻,给书法艺术的创造打开了大门,提供了理论根据。现代一些人,只会以具象的手法写几个字,如写“水”字画三道波浪,写“山”字画三个相连的三角,可以说这是在最低层次的书法艺术观念指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书法艺术的死胡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介绍管领元代书法的赵孟頫的书法生涯?

    正确答案: 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年——公元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鸥波、水晶宫道人等。他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因为皇上赐他五世祖第宅于湖州,故称其为湖州人。宋亡入元,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的荐举,于至元二十三年(公元一二八六年),赵孟頫出来做了元朝的官。其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
    他是一个聪明绝伦的人,从小读书过目成诵,才气英迈,诗文清远,文章经济,冠绝时流,又复旁通佛、老之学,尤擅书画。在书法上,他于篆、隶、真、行、草各体无不精熟。据前人评论,他的书法一生变了三次:初年学思陵(宋高宗),中年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晚年学李北海。他平时写字极快,落笔如风雨,一天竟然能够写一万个字。
    在我国书法史上,他和王羲之、米芾一样,是一个轶事流传较多的人物。明汪珂玉《珊瑚网·诸家评米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陶宗仪称赵文敏偶得海岳《壮怀赋》一卷,中缺数行,因取刻本摹拓,以补其缺,凡易五、七纸,终不如意,乃叹曰:‘今不逮古多矣。’遂以刻本完之。”可见他是很服善的。
    关于他书法的造诣,后人确实有褒有贬,与其同时的鲜于枢说:“子昂篆、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明代的解缙认为:“(赵孟頫)天资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古人,超入魏、晋,当时翕然师之。”清代的包世臣却很不赞成赵的书法,认为是:“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从用笔、字体到布局作了全面的否定。平心而论,这里他虽然道出了赵书缺乏大的变化,雄强不足、姿媚有余的弱点,却也未免偏激。总的来说赵字秀媚清劲,入古出古颇得新意,是称得上一代名家的。其书法传世极多,而以《六体千字文》、《汲黯传》、《胆巴碑》、《三门记》等最为人们所熟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谈谈“书法经济学”。

    正确答案: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世界上各种事物无不有内在的联系。书法作为艺术,与经济有着既不可分割又颇微妙的联系。它们的联系表现在:一、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书法的发展;二、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生产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使书法产品从物质产品中游离出来;三、书法专业的生产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只有相对的独立性;四、书法与经济的联系被更为广泛的“中间环节”所替代,这便是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等因素,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但书法艺术的发展同其它艺术一样,并不完全同经济的发展成为正比例,正像在西方还处于奴隶制的野蛮时代产生了迄今还视为艺术高峰的古希腊雕塑和荷马史诗一样,中国的奴隶制同样产生了至今为人所惊叹的青铜器铭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金文、大篆,它在我们面前仍然是一座高峰。艺术的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和社会的一般发展不平衡,和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也不平衡。
    书法经济学主要研究书法艺术与经济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特点和规律,要研究经济基础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书法经济学除了与哲学、美学、历史学、文艺理论、人才学、教育学等有密切联系外,它本身有其特殊的规律。我们过去对待艺术及艺术家,先是为了政治而不论经济,国家长期养了一大批文艺团体;继而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对真正艺术的追求。如果处理好了这种关系,那么就会有利于艺术生产的繁荣发展,有利于艺术家才能的发挥,有利于艺术的民主,有利于书法管理单位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节约。艺术家们一方面追求真正艺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入,减轻了国家负担,这样便从两个方面——完全直接依附于政治和一切向钱看的不符合经济和艺术发展规律的错误方针中走了出来,书法艺术家的劳动也得到了尊重。“书法经济学”不仅研究原理,更重要的是应当在实践中应用。处理好了,书法人才将会大批产生。“书法经济学”目前还是个雏形,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从而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这一新的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谈谈书法本体问题。

    正确答案: “书法本体”的研究,目前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尽管前人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书论遗产,但对书法的全面理解则应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它的本体所包含的内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任何时代都会根据对它新的理解和需要而赋以它新的内容。当然,任何内容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
    由于以往过分不恰当地强调“书品即人品”,未真正进入审美层次,近几年又流行了“书法即线条的艺术”,此是一大进步,然亦不无缺憾。书法基于汉字,创作中要充分体现出主体精神,要在一定的激情、心境下“写”出来,因而它有造型美、文字美、字义美,还有更深的意境美。它首先有审美作用,也不应否认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并且永远脱离不了实用性。而这一切均建立在中国古老的哲学基础之上。传为王羲之所撰的《记白云先生书诀》中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此话已将书法本体的根基点透,它大意是说:书法固有的本体基于气,气贯乎书法一切因素之中,它又与万物之道相通,因而具备自然之生命力。这一思想对后人理解书法本体和进行创作与欣赏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谈谈书法与生理的关系。

    正确答案: 书写过程本身是人心理、生理的综合运动过程。如何使书写与生理协调,并调动生理机能,使“力”贯到笔锋上(不是物理学概念的力);在书写过程中,人的手、指、腕、臂、肩、心律、呼吸、肌肉、神经、姿态等等的种种变化,这些都是“书法生理学”研究的内容。现代台湾学者高尚仁为深入研究书写中的生理变化,做了许多科学实验,如在书写人的肩、前前臂及后前臂上分别连接半透明导电胶带,以测量各部肌肉的活动量;又用感温夹附在书写人鼻孔边缘,测量书写不同书体时的呼吸变化,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书法与气功也有紧密联系,可以说书法是气功中的一种动功。书写前先运丹入静,而后由镇丹达到一切妄念灭绝,思想方可进入到高度的入静状态,以一念(书写)代万念,运气于肩、腕、手,达到“离形去知,粉碎形骸”,得天地之真气。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超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难怪有人统计,书法家长寿者据多,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谈谈书法艺术形式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书法作品是否具有魅力,首先要看这幅作品的美学特征是否充分。作品内容所显示的美,及其进行审美的思考、理解后的象征意蕴,不是悬空的,它们全部附着在作品的形式中。形式,除本身外在的种种艺术特征外,还包含着深刻历史的、心灵的种种因素。一幅作品的价值,既不决定其文字内容,更不决定于书写者的身分。历史上的书坛巨匠,无不是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艺术形式而在书法史中享有崇高声誉。探索新的形式,是任何书法大师终身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动力。对形式的探究,不会“滑到形式主义的泥坑”,书法形式具有象征意蕴,它饱含了人类的智慧和感情,并隐喻着、象征着某种涵义。文学家以文字与世界对话,音乐家以旋律引起人的共鸣,画家利用色彩表达心声,舞蹈家以优美的形体动作诉说感情,书法家则以抽象的、符合一定审美规律的线条形式揭示人类心灵中的美,揭示客观规律运动的美。艺术的发展,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形式的过程和历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精华和本质,而内容,总是借助于它来表达和显现的,也可以说内容只是形式的附着物。歌德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多数人是个秘密。”道出了艺术形式把握的难度及其重要性。

  • 第14题:

    ()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 A、绘画
    • B、雕塑
    • C、工艺美术
    • D、书法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请介绍管领元代书法的赵孟頫的书法生涯?


    正确答案: 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年——公元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鸥波、水晶宫道人等。他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因为皇上赐他五世祖第宅于湖州,故称其为湖州人。宋亡入元,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的荐举,于至元二十三年(公元一二八六年),赵孟頫出来做了元朝的官。其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
    他是一个聪明绝伦的人,从小读书过目成诵,才气英迈,诗文清远,文章经济,冠绝时流,又复旁通佛、老之学,尤擅书画。在书法上,他于篆、隶、真、行、草各体无不精熟。据前人评论,他的书法一生变了三次:初年学思陵(宋高宗),中年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晚年学李北海。他平时写字极快,落笔如风雨,一天竟然能够写一万个字。
    在我国书法史上,他和王羲之、米芾一样,是一个轶事流传较多的人物。明汪珂玉《珊瑚网·诸家评米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陶宗仪称赵文敏偶得海岳《壮怀赋》一卷,中缺数行,因取刻本摹拓,以补其缺,凡易五、七纸,终不如意,乃叹曰:‘今不逮古多矣。’遂以刻本完之。”可见他是很服善的。
    关于他书法的造诣,后人确实有褒有贬,与其同时的鲜于枢说:“子昂篆、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明代的解缙认为:“(赵孟頫)天资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古人,超入魏、晋,当时翕然师之。”清代的包世臣却很不赞成赵的书法,认为是:“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从用笔、字体到布局作了全面的否定。平心而论,这里他虽然道出了赵书缺乏大的变化,雄强不足、姿媚有余的弱点,却也未免偏激。总的来说赵字秀媚清劲,入古出古颇得新意,是称得上一代名家的。其书法传世极多,而以《六体千字文》、《汲黯传》、《胆巴碑》、《三门记》等最为人们所熟悉。

  • 第16题:

    就你所熟悉的一幅书法作品,谈谈书法艺术的形式美。


    正确答案: (1)书法艺术是一种把汉字加以美化的艺术。目前书法界通常将书法的艺术美归纳为:用笔的美、结构的美和意境的美。
    (2)用笔的美,就是线条美。线条美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美的灵魂。它不仅表现出丰富的线条变化,而是体现书法家——书法创作主体的情感、修养、功力等。
    (3)结构的美相当于造型美,即笔划的组合之美以及字、行、篇的章法美。它体现的是一定数量的笔画、线条在一定的空间内按照一定规则摆放而形成的一种笔画线条动态张力关系和造型语言。
    (4)意境的美,亦即作品所表达出的意境。书法的意境美既包括创作主体的个性习惯等主观因素,也包括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时代风貌等客观因素。

  • 第17题:

    书法是以()的组合、变化来表现()的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汉字;作者精神美

  • 第18题:

    多选题
    下列各种艺术形式,属于美术学范畴的是()
    A

    书法

    B

    行为艺术

    C

    建筑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汉朝开始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A

    绘画

    B

    雕塑

    C

    工艺美术

    D

    书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美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等,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绘画。故选A。

  • 第21题:

    问答题
    就你所熟悉的一幅书法作品,谈谈书法艺术的形式美。

    正确答案: (1)书法艺术是一种把汉字加以美化的艺术。目前书法界通常将书法的艺术美归纳为:用笔的美、结构的美和意境的美。
    (2)用笔的美,就是线条美。线条美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美的灵魂。它不仅表现出丰富的线条变化,而是体现书法家——书法创作主体的情感、修养、功力等。
    (3)结构的美相当于造型美,即笔划的组合之美以及字、行、篇的章法美。它体现的是一定数量的笔画、线条在一定的空间内按照一定规则摆放而形成的一种笔画线条动态张力关系和造型语言。
    (4)意境的美,亦即作品所表达出的意境。书法的意境美既包括创作主体的个性习惯等主观因素,也包括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时代风貌等客观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书法美学和书法欣赏是密不可分的,是否还能谈谈书法欣赏的具体途径?

    正确答案: 当然可以。在这一方面,陈振濂《书法欣赏的具体途径》一文说得较为明白。他所提到的五个具体途径是:从静止到运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形到延伸、从平面到立体、从明确到朦胧。现摘要如下,以明大概。
    ①从静止到运动书法提供给观众的是既成的点画结构,它是静止不动的。欣赏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把静的点画还原成动的过程,从而探索书法家创作时感情的起伏、笔法技巧的变化乃至他们的心理依据。宋代书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谈到:“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静止的点画变得振动起来,在观赏之时还能同步地体察到前代作者挥笔作书的推理过程,这确实充分显示了书法艺术的时间性在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②从具体到抽象抽象的书法结构和点画,在欣赏活动中,离不开欣赏者的联想和补充。有意识地在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与形象上进行类比,也是欣赏者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尽管这种类比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它符合视觉欣赏的特点。这表明,书法的抽象绝不是没有形象,相反,正因为书法所提供的抽象具有高度概括性,它才能为欣赏者提供广泛的想象余地。
    ③从原形到延伸线条的运动感,线条的引起联想,其实都离不开这种“势”的延伸。“企鸟峙,志在飞;猛兽骇,意在驰”,是一种动势很强的比喻。但实际的线条是没有这种飞、驰的表现力的。只有通过欣赏者的联想和对线条的延伸,才会寻找出欲飞欲驰的预示,并把这种欲飞欲驰进一步与“企鸟峙”、“猛兽骇”等鲜明的形象挂起钩来,构成艺术的美感。可见,对线条结构的势的延伸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书法这种既抽象,又有固定结构法则的独特艺术门类在进行欣赏时必须具有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从平面到立体从历来书法家的追求看,他们也把立体感当作主要目标,并在书法的技巧法则中积累了一整套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笔画上如此强调立体感,那末对结构的立体效果也不会太忽视。有人曾认为书法的结构中也具有明显的三度空间效果,如枯、湿笔的穿插,前一笔枯,相迭的后一笔湿,这枯笔在视觉上显然离观众远,湿笔则近,其余浓、淡、粗、细的穿插也可如是观,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框架。作为欣赏者,如果忽略了这一部分美的品味,岂非可惜之至?
    ⑤从明确到朦胧朦胧美在书法审美上的功能是巨大的,这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有关。抽象的书法在被欣赏时,人们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去进行衡量比较,只能在抽象的形式上进行想象和补充,并与创作者达到心理上的默契与共鸣。这种想象有相当自由广阔的驰骋天地,朦胧美感正是这种想象驰骋的较好媒介。所谓“大味必淡”。淡正是朦朦胧胧的。老子称之为最高境界,那么,书法艺术欣赏中作为“大”的最高境界,也应努力在把握这个淡字(准确地说是虚)上做文章。若不然,对于书法中像颜真卿《祭侄稿》、陆机《平复帖》、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李白《上阳台帖》之类的书法杰作中混浊苍茫的境界,就难以会心品味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谈谈书法的“结构美”。

    正确答案: 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书法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一定空间的组合、一定时间的积淀,其结构美则是二者的统一。空间结构美也可称为静态结构美,它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及交叉组合感。书法的立体感主要表现在线条上。好的书作,其线条是圆润有力的,在纸的平面上,它似乎呼之欲出。它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作品中的线条立体,但要靠人去感受,具有立体感的线条与有艺术修养的人的心态构成达到吻合,引起共振,于是平面的线条便呈现出立体的感觉。由于线条粗细、浓淡干湿的不同,你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丰富的层次和穷极变化的交叉组合之美,好像一张奇妙的网,巧妙地、看似无规律其实有着艺术深层规律地组合在一起,使人的感情起伏、跌宕,似游空间结构完美的苏州园林,从而获得美的怡悦。时间结构美,也可叫动态结构美。在艺术中,指的是前后相继,有连续性,从而展示出美的动态的时间结构。书法可谓天然时间性的艺术。书写中,要从首行首字起,然后顺行而下,似美妙的音乐,流宕着美的旋律,雄强更如大河奔流,清秀处如涓涓细水,节奏、韵律,就在这运笔的流动中体现出来。
    结构是书法艺术的比例和连接方式,在这种看似最单纯的黑白艺术中,存在着其它艺术不能代替的合态结构之美。研究它的空间、时间美的特征,将会有助于对其艺术本质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创作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