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政治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是()A、历史改写B、历史编纂C、历史解读D、历史重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兵家

    D道家


    B

  • 第2题:

    学习中国文明历史的主要目的是()。

    • A、发思古之幽情
    • B、熟悉历史
    • C、了解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代
    • D、认识自我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以下关于历史编纂说法错误的是?()

    • A、历史编纂一向有政治目的
    • B、历史编纂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最重要塑造者之一
    • C、“亲周”是孔子编纂《春秋》的主题
    • D、历史编纂必然忠实于历史真实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关于澳门历史城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
    • B、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城区
    • C、澳门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
    • D、澳门历史城区以中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读是()

    • A、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 B、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 D、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考证历史事实
    • B、把握历史规律
    • C、分析历史原因
    • D、描述历史现象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读是()
    A

    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

    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C

    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

    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学习中国文明历史的主要目的是()。
    A

    发思古之幽情

    B

    熟悉历史

    C

    了解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代

    D

    认识自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 儒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历史编纂的旨趣?试举例说明它历史编纂的旨趣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历史编纂的旨趣:事(事实)、文(表达)、义(意义)
    (2)、特点:A、不同时代史家的撰述旨趣往往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史家的进步,往往就是以撰述旨趣为标志的。
    如:古典史家:保留历史、提供借鉴;启蒙时代的史家:描述文明史;19世纪的客观史家:说明真相;20世纪的西方史学:探求文明发展的轨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梁启超:采用西方人的进化理论,探求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近代心考据派:在继承乾嘉考据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诸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家: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B、历史撰述的旨趣体现了史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对历史研究的目的和看法。而对研究主题的选择、对体裁、体例的选择都与此相关。
    ①把事件脉络认同为历史脉络——编年史:反映了事件的自然发生过程;前一事件与后一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空间——国别史(区域史):反映出史家对空间差异性的认识;历史是各个区域逐渐整合起来的认识。
    ③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的历史内容有多种,他们都是史家应该关注的对象:人物、事件、制度、学术、思想等。纪传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会要体、学案体、历史评论、史学评论等体裁。
    ④当人们试图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着的横向或纵向、局部与整体、个人与整体联系的时候就会采取通史体裁反映历史。历史观→旨趣→内容、编撰形式→对历史的解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相通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可以任由今人进行解读,历史是一种主观的思考产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儒家

  • 第14题:

    文学艺术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早于文学艺术自身的历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政治参与的历史类型有两类:一是()的政治参与,一是()的政治参与。


    正确答案: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 第16题: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相通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可以任由今人进行解读,历史是一种主观的思考产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 A、历史命运的决定者
    • B、政治斗争的组织者
    • C、历史规律的影响者
    • D、时代要求和任务的体现者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从1935年到1976年中国的历史打上了毛泽东的个人印迹,体现了()。

    •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
    • B、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
    • C、历史人物能够加速历史的进程
    • D、历史人物能够延缓历史的进程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政治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是()
    A

    历史改写

    B

    历史编纂

    C

    历史解读

    D

    历史重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历史编纂说法错误的是?()
    A

    历史编纂一向有政治目的

    B

    历史编纂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最重要塑造者之一

    C

    “亲周”是孔子编纂《春秋》的主题

    D

    历史编纂必然忠实于历史真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

    历史命运的决定者

    B

    政治斗争的组织者

    C

    历史规律的影响者

    D

    时代要求和任务的体现者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正确答案: 正宗体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