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有学生50人,有26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得优,有21人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优,有17人在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得优,那么两次考试都得优的学生人数是()A、11.0B、12.0C、13.0D、14.0

题目

某班有学生50人,有26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得优,有21人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优,有17人在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得优,那么两次考试都得优的学生人数是()

  • A、11.0
  • B、12.0
  • C、13.0
  • D、14.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某班有学生50人,有26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得优,有21人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优,有17人在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得优,那么两次考试都得优的学生人数是()A、11.0B、12.0C、13.0D、14.0”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班有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26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l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 )

    A.18

    B.14

    C.17

    D.20


    正确答案:B
     设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有z人,则有26+21+17-x=50,x=14。

  • 第2题:

    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

    A.22        B.18       C.28      D.26


    设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X人,则及格人数中仅第一次及格的是26-X人,仅第二次及格的人数是24-X人.
    由题知不及格人数中仅第一次不及格的是32-26-4=2人,仅第二次不及格的是32-24-4=4人.
    仅第一次及格人数+仅第二次及格人数+两次都及格人数+仅第一次不及格人数+仅第二次不及格人数+两次都不及格人数=全班总人数,即(26-X)+(24-X)+X+2+4+4=32,得X=28

  • 第3题:

    某班学生50名,在第一次考试中26人满分,第二次21人满分,如果两次都没有得到满分的有17人,那么两次都得到满分的多少人?( )

    A.7 B.12 C.14 D.3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张伟的所有课外作业都得了优,如果她的学期论文也得到优,即使不做课堂报告,她也能通过考试。不幸的是,她的学期论文没有得到优,所以她要想通过考试,就不得不做课堂报告了。上述论证中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为该论证______

    A.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张伟不得不做课堂报告,那么她的学期论文就没有得到优。

    B.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有的学生学期论文得了优,却没有通过考试。

    C.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张伟的学期论文必须得到优,否则就要做课堂报告。

    D.依赖未确证的假设:如果张伟的学期论文得不到优,她不做课堂报告就通不过考试。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根据“如果张伟的学期论文得到优,就能通过考试”得到“如果她的学期论文没有得到优,她要想通过考试,就必须做课堂报告”的结论,要想使这个论证成立,必须补充选项D作为一个假设前提,即“如果张伟的学期论文得不到优,并且她不做课堂报告,她就通不过考试”。

  • 第5题:

    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


    A.22 B.18
    C.28 D.26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知第一次不及格的有6人,第二次不及格的有8人,又已知两次都不及格的人有4人,则两次考试刚好及格一次的人数为6+8-4=10(人),则两次都及格的人数为32-(6+8-4)=22(人),故答案为A。

  • 第6题:

    下面是抽样调查的10个学生的考试分数等级,分别为:不及格,中,中,良,良,良,良,优,优,优。这10个学生分数的众数为( )。

    A.优
    B.中
    C.良
    D.不及格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集中趋势测度值中的众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题目中良的出现次数最多,所以应为良。

  • 第7题:

    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75分,标准差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假定考试分数近似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不相同,第一次成绩比第二次好
    B.不相同,第二次成绩比第一次好
    C.相同
    D.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考试的离散系数为10/75=0.13,第二次考试的离散系数为15/70=0.21。由于第二次考试成绩更加分散且平均分较低,因此两次考试中第二次的相对位置较好。

  • 第8题:

    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 22
    B. 18
    C. 28
    D. 26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为6人,第二次考试不及格的为8人,两次考试不及格人数为6+8-4=10,则及格人数为32-10=22。故答案为A。

  • 第9题:

    某班有 6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 32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 27人得满分。 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 17 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 13 人
    B. 14 人
    C. 15 人
    D. 16 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集合问题。(32+27+17)-60=16(人)。所以正确答案为D。

  • 第10题:

    某班共有56名学生,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4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数学测验中有33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4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 A、12
    • B、13
    • C、14
    • D、15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学生在学年内各门必修课考试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其中优占()%,才有资格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 A、60
    • B、70
    • C、80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3题:

    某班有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 26 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 21 人得满分

    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 17 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 )

    A.13 人

    B.14 人

    C.17 人

    D.20 人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红星中学,在高考前夕进行了四次数学模拟考试,在100人的抽样调查中,第一次得80分以上的学生为70%,第二次是75%,第三次是85%,第四次是90%,那么在四次考试中都得80分以上的学生至少是多少人?( )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如图,若要使其交集最小,则要尽可能使每次符合条件的人数尽量不交叉。

    将100人分成三段,满足第一个条件的为A集合和B集合。第二个条件为A集合和C集合,这样,第二次过后得分超80的学生最少是集合A,即45人。第三次,因为B集合和C集合的交集为空集,故,另B集合和C集合为满足第三次条件的一部分学生,剩余为30人,为A1集合。此集合只能是A中的一部分,故第三次过后答案为30人。第四次,A集合在第三次中有A-A1的人数没用用上,放在第四次中,即A2=15人。那么,第四次的90人就还剩下20人。这20人也只能是A11集合里的,即最终答案为A11=20。

  • 第15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正确答案:B
    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

  • 第16题: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第一次考试有38人及格,第二次考试有24人及格,其中两次考试都及格的有20人,两次考试都不及格的有多少人:

    A6
    B12
    C8
    D10


    答案:C
    解析:
    由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得两次都不及格的人数为50-(38+24-20)=8人。故正确答案为C。

    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

  • 第17题:

    某班进行一次考试,其中得优的同学平均分数为95分,未得优的同学平均分数为80分,现在已知全班的平均分数不低于92分,请问得优的同学占全班的比重至少为多少?( )

    A.66.7%
    B.75%
    C.80%
    D.90%

    答案:C
    解析:
    设全班人数为1,得优的同学人数为x,未得优的同学人数为1-x,则95x+80(1一x)≥92,则x≥80%。

  • 第18题:

    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 )。

    A. 14人
    B. 12人
    C. 17人
    D. 20人

    答案:A
    解析:
    用集合法26+21+17-50=14。故答案为A。

  • 第19题:

    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
    B.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
    C.相同
    D.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某班学生不到50人,在一次考试中,有1/7人得优,1/3人得良,1/2人及格,其余的均不及格,那么不及格的人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通过题干可知,该班级最少人数应为7、3、2的最小公倍数,又因为不能超过50人,所以该班人数为7×3×2=42人。那么不及格的人数为1。故答案为A。

  • 第21题:

    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 第22题:

    学生在学年内各门必修课考试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其中优占()%,才有资格评为三好学生

    • A、70
    • B、80
    • C、90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成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所得到的数据属于()。

    • A、分类数据
    • B、顺序数据
    • C、间距数据
    • D、比例数据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