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

题目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 A、“奉诏四条察州”
  • B、“奉诏五条察州”
  • C、“奉诏六条察州”
  • D、“奉诏七条察州”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相关问题
  • 第1题:

    《康熙字典》是清初()等奉诏编撰的。

    A纪晓岚

    B刘墉

    C张玉书

    D杨树达


    C

  • 第2题:

    从《汉书·艺文志序》一文可知,西汉奉诏整理古代书籍的总负责人先后是:()

    • A、陈农
    • B、刘向
    • C、任宏
    • D、尹咸
    • E、刘歆

    正确答案:A,B,C,E

  • 第3题:

    “汝可迅速出外国求救”出自()。

    • A、《凌霄一士随笔》
    • B、《戊戌政变记》
    • C、《奉诏求救文》
    • D、《万言书》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水浒传》中宋江奉诏讨伐王庆,在()捉拿了王庆


    正确答案:清江

  • 第6题:

    李白于天宝元年奉诏二入长安,于天宝三载以“()”之名被迫离开长安。


    正确答案:赐金放还

  • 第7题:

    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部首和笔画分卷,全书共分为()卷。


    正确答案:12

  • 第9题:

    填空题
    李白于天宝元年奉诏二入长安,于天宝三载以“()”之名被迫离开长安。

    正确答案: 赐金放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
    A

    中央官

    B

    地方豪强

    C

    郡守

    D

    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康熙字典》是清初()等奉诏编撰的。
    A

    纪晓岚

    B

    刘墉

    C

    张玉书

    D

    杨树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据《(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西汉成帝时,奉诏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侍医()。


    正确答案:李柱国

  • 第14题:

    西晋时期奉诏编成《诸葛亮集》的历史人物是()。

    • A、樊建
    • B、李密
    • C、陈寿
    • D、李兴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世祖的“大新制作”主要表现为()。

    • A、“臵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一书。


    正确答案:《大唐西域记》

  • 第17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

    • A、中央官
    • B、地方豪强
    • C、郡守
    • D、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分卷,全书共分为()卷。


    正确答案:部首和笔画;12

  • 第19题:

    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A

    “奉诏四条察州”

    B

    “奉诏五条察州”

    C

    “奉诏六条察州”

    D

    “奉诏七条察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以《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为例,说明什么叫副职虚列前衔的制度。

    正确答案: ①状文的首称格式,有时间,作者(前衔),套语“叩头死罪敢言之”三要素构成。
    ②本文第二部分《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状》的前衔,列名为“鲁相平、行长史世卞守长擅”二人,实际本文的作者是鲁相平一人,行长史世卞守长擅仍是虚列。这就叫“副职虚列前衔”。
    ③也是汉代公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写作惯例(写作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分卷,全书共分为()卷。

    正确答案: 部首和笔画,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一书。

    正确答案: 《大唐西域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