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1. 立管应靠近排水量大,水中杂质多,最脏的排水点处。
    2. 立管不得穿过卧室、病房,也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3. 立管宜靠近外墙,以减少埋地管长度,便于清通和维修。
    4. 立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大于10m,但底层和最高层必须设。
    平顶建筑物可用通气管顶口代替最高层的检查口。检查口中心至地面距离为1m,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 第2题:

    简述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1)管道尽可能沿墙、梁、柱直线敷设。
    (2)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
    (3)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
    (4)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的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阀门井、水表井;
    (5)引入管的拐弯处应设支墩;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高度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并充填不透水的弹性材料。
    (6)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用环状管网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若不可能时,应采取设置高位水箱或增加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的措施)。
    2. 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
    (1)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有一定的空间,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间距见表1-4。需进入检修的管道井,其通道不宜小于0.6m。
    (2)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爆炸、燃烧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并避免在生产设备的上方通过。
    (3)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内;不得穿过大、小便槽(给水立管距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4)不宜穿越橱窗、壁柜,如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隔离和防护措施。
    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
    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
    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不允许穿大、小便槽。
    6. 管道的明装与暗装
    7. 管道敷设还应该注意的问题--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

  • 第3题:

    燃油管道宜架空敷设;当油管道与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时,油管道应布置在热力管道的上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简述管道布置与敷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排水通畅,水力条件好;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美观。

  • 第5题:

    中水供水系统的系统组成、供水方式、管道布置敷设等与室内给水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在供给范围、水质、使用等方面有限定和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埋地管穿于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排出管应设在地沟内,并应设检查井;距离较长的支线管段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应设检查井,检查井中心到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3m。

  • 第7题:

    问答题
    筑物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排水畅通,水力条件好;
    2.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
    3.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
    4.占地面积小;
    5.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6.美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关于排水立管通气系统的布置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排水立管申顶通气管应当装设风帽或网罩,以避免杂物落入排水立管;
    (2)申顶通气管高出屋面的距离应当大于等于0.3m,同时应当高出该地区的最大积雪厚度;
    (3)对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屋顶,高度应当大于2.0m;
    (4)当通气管口周围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口应当高出窗顶0.6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5)通气管口不宜设置在建筑物挑出部门的下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布局的关系,简述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 1. 排水横支管不宜太长,尽量少转弯,一根支管连接的卫生器具不宜太多。
    2. 横支管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风道。
    3. 横支管不得穿过有特殊卫生要求的生产厂房、食品及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和变电室。
    4. 横支管不得布置在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也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
    5. 横支管与楼板和墙应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安装和维修。
    6. 当横支管悬吊在楼板下,接有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时,横支管顶端应升至上层地面设清扫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中水供水系统的系统组成、供水方式、管道布置敷设等与室内给水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在供给范围、水质、使用等方面有限定和特殊要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电力系统与信号传输系统的线路应()。
    A

    一同敷设

    B

    交叉敷设

    C

    分开敷设

    D

    反向敷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1.  根据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尺寸、所选用的卫生器具类型和尺寸布置卫生器具。既要考虑使用方便,又要考虑管线短,排水通畅,便于维护管理。
    2.  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应使其使用方便,功能正常发挥。
    3.  地漏应设在:地面最低、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
    地漏不宜设在:排水支管顶端,以防止卫生器具排放的固体杂物在卫生器具和地漏之间横支管内沉淀。

  • 第14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布局的关系,简述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 第15题:

    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生活污水管道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应设伸顶通气管;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m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具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对卫生、安静要求高的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管道宜设通气管;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与通气立管连接处应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按不小于0.01的上升坡度与通气立管连接;专用通气管每隔2层,主通气立管每隔8-10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专用通气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15m处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宜斜三通连接;通气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通气管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 第16题:

    简述建筑排水系统中通气系统的作用。通气管有哪些种类?


    正确答案: 通气系统的作用有
    ①将建筑排水系统中散发的臭气排到大气中去;
    ②向排水立管补充空气,使水流通畅,减少排水立管内压力波动幅度,防止卫生器具水封破坏;
    ③补充新鲜空气,减少污水及废气对管道的腐蚀。通气管有伸顶通气管.器具通气管.结合通气管.汇合通气管.专用通气立管.主通气立管.副通气立管等。

  • 第17题:

    设计方案应绘制中心控制室的终端设备布局图和()。

    • A、系统电原理图
    • B、前端设备布置图
    • C、线缆敷设图
    • D、机架布置图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 1.  根据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尺寸、所选用的卫生器具类型和尺寸布置卫生器具。既要考虑使用方便,又要考虑管线短,排水通畅,便于维护管理。
    2.  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应使其使用方便,功能正常发挥。
    3.  地漏应设在:地面最低、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
    地漏不宜设在:排水支管顶端,以防止卫生器具排放的固体杂物在卫生器具和地漏之间横支管内沉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排水立管通气系统布置与敷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伸顶通气管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如屋檐檐口、阳台和雨篷等)的下面

    B

    通气立管宜与风道或烟道连接

    C

    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立管

    D

    通气立管可以接纳雨水,但不能接纳污水、废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 1.  排出管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
    2.  建筑层数较多时,应按下表确定底部横管是否单独排出。
    3.  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4.  埋地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5.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排出管应设在地沟内,并应设检漏井。
    6.  距离较长的直线管段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其最大间距依据派出污水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7.  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应设检查井,检查井中心到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3m。检查井至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扫口的距离依据管径不同最大长度10-2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 1.生活污水和散发有毒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应设伸顶通气管。
    2.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m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
    3.对卫生、安静要求高的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管道宜设器具通气管。
    4.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处应 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按不小于0.01的上 升坡度与通气立管连接。
    5.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主通气管每隔8—10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
    结合通气管下端宜在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 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上端可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通气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6.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  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7.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通气管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

    正确答案: 1. 立管应靠近排水量大,水中杂质多,最脏的排水点处。
    2. 立管不得穿过卧室、病房,也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3. 立管宜靠近外墙,以减少埋地管长度,便于清通和维修。
    4. 立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大于10m,但底层和最高层必须设。
    平顶建筑物可用通气管顶口代替最高层的检查口。检查口中心至地面距离为1m,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1)管道尽可能沿墙、梁、柱直线敷设。
    (2)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
    (3)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
    (4)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的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阀门井、水表井;
    (5)引入管的拐弯处应设支墩;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高度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并充填不透水的弹性材料。
    (6)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用环状管网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若不可能时,应采取设置高位水箱或增加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的措施)。
    2. 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
    (1)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有一定的空间,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间距见表1-4。需进入检修的管道井,其通道不宜小于0.6m。
    (2)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爆炸、燃烧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并避免在生产设备的上方通过。
    (3)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内;不得穿过大、小便槽(给水立管距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4)不宜穿越橱窗、壁柜,如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隔离和防护措施。
    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
    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
    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不允许穿大、小便槽。
    6. 管道的明装与暗装
    7. 管道敷设还应该注意的问题--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