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生料可塑性对料球质量有何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水量的变化对成球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成球水份,是影响料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水量过多,过剩的水份汇集在球的表面,不断吸收干粉,使球径增大。如果料球表面的水膜变厚,料粉粘结不紧密,强度低,料球容易破损;若用水量过少,物料湿润不充分,使料球过小,甚至残余干粉料,影响料层透气性。故成球时,应当根据原料性质和生料的颗粒组成,选择计算机控制的料水跟踪系统,并稳定适宜的加水量。经验证明:生料成球水分一般应在11~13%之间。

  • 第2题: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在配比恒定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情况下,生料均化程度是影响其易烧性的重要原因,因为入窑生料成分(主要指CaCO3)的较大波动,实际上就是生料各部分化学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使煅烧难以控制。

  • 第3题:

    玻璃生产对配合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正确性,稳定性,均匀性,恰当的颗粒度与颗粒组成,一定的水分含量,一定的气体含率。

  • 第4题:

    料筒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对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料筒温度:塑料的温度是由料筒控制的,所以料筒的温度关系到塑料的塑化质量。模具温度的影响:模具温度影响塑料熔体充模时的流动行为,并影响制品的性能。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推动塑料熔体向料筒前端流动,并迫使塑料充满模腔而成型,所以它是塑料充满和成型的重要因素。注射周期(保压时间):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生产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冷却时间和注射时间最重要,对制品的性能和质量有决定性影响。

  • 第5题:

    生料细度及均齐性对熟料煅烧及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细度超过一定限度(比表面积>500m2/kg)对熟料质量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熟料质量、磨机产量、电耗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生料细度控制指标。合理的生料细度是指生料的平均细度和生料细度的均齐性,即尽量避免粗颗粒。有关资料表明,当生料中0.2mm筛筛余大于1.4%时,熟料中的f-CaO含量明显增加。
    生料均匀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料质量。小型水泥企业的熟料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差,没有进行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影响熟料的煅烧质量。新型干法窑的优势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高,从设计就注重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处理和生料均化效果,为熟料的煅烧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

  • 第6题:

    机立窑煅烧对生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合理的选择生料率值,确定相应的生料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素分析仪实施率值配料在线控制,及时调节生料各化学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2)生料成分均匀。生料成分均匀是提高熟料质量的关键,生料成分均匀,窑的热工制度稳定,熟料易于煅烧,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对稳定。
    (3)生料细度应符合要求。熟料煅烧过程中,其化学反应是在物料颗粒之间进行,生料越细,化学反应越快。(4)塑性要好。生料塑性是成球质量的保证,太低不易成球,且料球易于破碎。
    (5)生料水分。生料水分应控制在1%以下,水分过大,容易粘附在仓壁上,使下料和计量困难。
    (6)含煤量应控制准确,减少波动。采用氧弹法热量测定仪,直接测定出配热值。

  • 第7题:

    真空练泥机的转速对生产能力、效率和泥料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生产能力与转速的一次方成正比,转速增大效率也增加,转速的增加导致泥料的质量降低。

  • 第8题:

    影响料球质量有哪些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料球质量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是原料物理性能和成球操作,原料的物理性能包括不同原料的结晶状态,结晶大小、粘塑性、强度以及料的温度等。使用的原料各类也包括在内。
    成球盘的转速、倾斜度、加水量、加水煨制、喷水速度、下料量所有这些因素对料球强度、力度大小、孔隙率、及热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1)、原料物理性能对料球质量的影响。
    A、选用含伊利石量小的粘土成球后塑性大而不炸裂;选用粗晶体石灰石制成的生料应有较小的比面积,所以这种生料制成的料球在立窑内的情况也较好。
    B、严格控制生料细度,一般控制0.08㎜方孔筛在12%以下。
    C、使用经过储存和充气良好,温度又在室温左右的生料最适合成球,温度过高(超过60℃)或掺有窑灰的生料会性能恶化。
    2)、成球操作对料球的影响:
    A、为使料球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透气效果。应选择成球盘的适宜转速及料球地位适合含水量。一般成球盘转速(边缘线转速为1.65m/秒左右),料球水分在14~16%。
    B、为了保证料球粒度符合短少要求,并保持成球[盘较高产量,要注意调整成球角度,最好保持在40~50°之间。
    C、下灰和加水配合是形成成球质量及成球盘产量的关键之一。要解决好灰和水的配合,一是水灰量要平衡,二是灰和下水点盘面上选择好最佳配合点,以保持好料球的质量。
    D、刮板与盘底的夹角30~40°之间。能起到刮清盘底积灰及延长料球运动路程,从而提高料球质量。
    E、固定下料口、喷头,平时要勤铲盘边盘底。

  • 第9题:

    问答题
    料筒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对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料筒温度:塑料的温度是由料筒控制的,所以料筒的温度关系到塑料的塑化质量。模具温度的影响:模具温度影响塑料熔体充模时的流动行为,并影响制品的性能。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推动塑料熔体向料筒前端流动,并迫使塑料充满模腔而成型,所以它是塑料充满和成型的重要因素。注射周期(保压时间):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生产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冷却时间和注射时间最重要,对制品的性能和质量有决定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长期不清仓倒球对磨机产量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磨机长时间运转后,研磨体的磨损严重,虽定期补充,仍不能保证研磨体级配的正确性。磨内的小球,小段和碎段及其他残渣越来越多,妨碍磨机的正常生产,粉磨效率大大降低。如不及时倒球清仓,势必影响磨机的产、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生料细度及均齐性对熟料煅烧及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细度超过一定限度(比表面积>500m2/kg)对熟料质量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熟料质量、磨机产量、电耗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生料细度控制指标。合理的生料细度是指生料的平均细度和生料细度的均齐性,即尽量避免粗颗粒。有关资料表明,当生料中0.2mm筛筛余大于1.4%时,熟料中的f-CaO含量明显增加。
    生料均匀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料质量。小型水泥企业的熟料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差,没有进行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影响熟料的煅烧质量。新型干法窑的优势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高,从设计就注重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处理和生料均化效果,为熟料的煅烧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料球质量有哪些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料球质量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是原料物理性能和成球操作,原料的物理性能包括不同原料的结晶状态,结晶大小、粘塑性、强度以及料的温度等。使用的原料各类也包括在内。
    成球盘的转速、倾斜度、加水量、加水煨制、喷水速度、下料量所有这些因素对料球强度、力度大小、孔隙率、及热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1)、原料物理性能对料球质量的影响。
    A、选用含伊利石量小的粘土成球后塑性大而不炸裂;选用粗晶体石灰石制成的生料应有较小的比面积,所以这种生料制成的料球在立窑内的情况也较好。
    B、严格控制生料细度,一般控制0.08㎜方孔筛在12%以下。
    C、使用经过储存和充气良好,温度又在室温左右的生料最适合成球,温度过高(超过60℃)或掺有窑灰的生料会性能恶化。
    2)、成球操作对料球的影响:
    A、为使料球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透气效果。应选择成球盘的适宜转速及料球地位适合含水量。一般成球盘转速(边缘线转速为1.65m/秒左右),料球水分在14~16%。
    B、为了保证料球粒度符合短少要求,并保持成球[盘较高产量,要注意调整成球角度,最好保持在40~50°之间。
    C、下灰和加水配合是形成成球质量及成球盘产量的关键之一。要解决好灰和水的配合,一是水灰量要平衡,二是灰和下水点盘面上选择好最佳配合点,以保持好料球的质量。
    D、刮板与盘底的夹角30~40°之间。能起到刮清盘底积灰及延长料球运动路程,从而提高料球质量。
    E、固定下料口、喷头,平时要勤铲盘边盘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料细度对成球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细度细,形成料球强度高,但是如过细,物料比表面积太大,会吸收大量的水份,料粒的大量水膜集结,料球强度反而会低,同时生料过细磨机台时产量降低。故粉磨生料时,要选择经济合理的生料细度。

  • 第14题:

    烧结混合料粒度对烧结过程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粒度过粗,烧结料层透气性太好,燃料燃烧过快,物料达不到所要求的高温,难于生成液相或液相生成量少,烧结矿强度很差。粒度过细时,细粒物料充填在粗颗粒之间的间隙中,使烧结料层透气性变差,严重时导致烧结过程难以进行。

  • 第15题:

    什么叫料线?料线高低对布料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在我国料钟式高炉,以大钟最大行程的大钟下沿为零点,无料钟式高炉,以溜槽垂直位置下端为零点,也有用距下端0.5~0.9作为料线零点,从零点到炉内料面的距离叫做料线。高炉生产时要选定一个加料的料线高度,一般中小高炉的料线在1.2~1.5m,大高炉的在1.5~2.0m。料线的高低,可以改变炉料堆尖位置与炉墙的距离,料线在炉料与炉喉碰撞点(面)以上时,提高料线,炉料堆尖逐步离开炉墙;在碰撞点(面)以下时,提高料线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一般选用料线在碰撞点(面)以上,并保证加完一批料后仍有0.5m以上的余量,以免影响大钟或溜槽的动作,损坏设备。碰撞点(面)以下的料线在生产中一般不使用,因为炉料经碰撞点反弹后,形成的料面和堆尖,缺少规律性,只有在开炉装料和赶料线时才用来判断装料的深度。

  • 第16题:

    温度对配合料的熔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熔制温度高,熔化速度加快。但随着温度升高,某些组分的挥发率会剧增。

  • 第17题:

    如长期不清仓倒球对磨机产量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磨机长时间运转后,研磨体的磨损严重,虽定期补充,仍不能保证研磨体级配的正确性。磨内的小球,小段和碎段及其他残渣越来越多,妨碍磨机的正常生产,粉磨效率大大降低。如不及时倒球清仓,势必影响磨机的产、质量。

  • 第18题:

    ()是指将生料粉调配均匀,加适量水后,制成()再入窑煅烧。

    • A、湿法;料浆
    • B、半湿法;料球
    • C、半干法;料球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料球水分过小或过大对料球质量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料球水分过小,江造成球内孔隙率过小,使料球过于致密。料球出水孔道,进气孔道受到阻塞,料球内水蒸气及燃烧后生成CO2和CO等气体不易从球内逸出,影响
    料球内的化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和煅烧的顺利进行。同时料球内的孔隙太小。料球过于密实会使料球强度过高,抗炸裂的热稳定性变差,会增大料球递爆破率,影响窑内通风的均匀性,造成操作困难。

  • 第20题:

    问答题
    玻璃生产对配合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正确性,稳定性,均匀性,恰当的颗粒度与颗粒组成,一定的水分含量,一定的气体含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料球水分过小或过大对料球质量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料球水分过小,江造成球内孔隙率过小,使料球过于致密。料球出水孔道,进气孔道受到阻塞,料球内水蒸气及燃烧后生成CO2和CO等气体不易从球内逸出,影响料球内的化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和煅烧的顺利进行。同时料球内的孔隙太小。料球过于密实会使料球强度过高,抗炸裂的热稳定性变差,会增大料球递爆破率,影响窑内通风的均匀性,造成操作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在配比恒定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情况下,生料均化程度是影响其易烧性的重要原因,因为入窑生料成分(主要指CaCO3)的较大波动,实际上就是生料各部分化学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使煅烧难以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是指将生料粉调配均匀,加适量水后,制成()再入窑煅烧。
    A

    湿法;料浆

    B

    半湿法;料球

    C

    半干法;料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