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机立窑在正常煅烧时应怎样操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立窑煅烧应掌握哪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应掌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1)台时产量、月产量。
    (2)熟料质量:f-cao、烧失量、强度等。
    (3)能源消耗:热耗(千焦/吨熟料)(kJ/kg),电耗(度/吨熟料)(kwh/t)。
    (4)设备完好率及设备运转率。
    (5)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6)环保工作:岗位所属收尘设备,必须完好和正常运转,立窑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 第2题:

    机立窑煅烧操作时应怎样做好合理用风?


    正确答案: 机立窑在煅烧操作时必须做到合理用风。即在保证窑面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开大风,全风操作,提高全风率,当窑面边部或二肋区域龇火严重时,应减风,避免物料龇向中心。偏火严重时不能开全风,刚处理完炼边、结圈等不正常窑况时不能用全风。

  • 第3题:

    简述机械化立窑煅烧的一稳、二合理、三平衡、四勤操作法?


    正确答案: (1)一稳即稳定底火。底火是立窑高温煅烧层,在机立窑连续加料卸料过程中,底火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和完整状态。
    (2)二合理即合理用风、合理加料。合理用风是在正常煅烧时,根据底火平衡程度,通风阻力大小,适当减少或加大用风量的操作。合理加料使料面保持稳定在一个适当位置。
    (3)三平衡即加料量与卸料量平衡;卸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相平衡;加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相平衡;即掌握好用风量、加料、卸料三者之间的平衡。
    (4)四勤即勤观察窑面(仪表)、勤撬炼边、勤扎风洞、勤联系。

  • 第4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通常划分为几带?各带的高度是否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立窑沿着高度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带,即预烧带、烧成带(高温带)、冷却带。各带的高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卸料速度快,上火速度慢时,冷却带就缩短,烧成带位置下移,预烧带增厚,反之亦然。

  • 第5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对燃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的燃料一般是无烟煤、焦碳末、近年也有采用石油焦的,对燃料质量有以下要求:
    (1)挥发分要求低,一般在10%以下。因挥发分在200~600℃时,会分解随废气带走,在缺氧时也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煤耗过高。
    (2)发热量应在20930千焦/公斤煤(5000大卡/公斤煤)以上,灰分应<30%,对灰分含量高的煤质应采用全黑生料煅烧法,使煤灰均匀分布在生料中,以便提高煅烧质量。

  • 第6题:

    立窑煅烧不正常窑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见的不正常窑况主要有:呲火、偏火、中间火深、炼边、抽心、卡窑、窑喷(吹气)等。

  • 第7题:

    立窑煅烧工艺的测试与控制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立窑煅烧过程中,因该进行测试和控制地主要项目有:
    (1)、生料与燃料的流量、配比的测试和自动控制。
    (2)、成球粒径机器配球的热稳定性和强度测定以及料球随风的自动控制。
    (3)、入窑风量、风压的测定显示和记录以及风量的调节。
    (4)、立窑煅烧温度的测定与分析显示和记录。
    (5)、立窑废气温度的测定与分析。
    (6)、立窑塑料纸量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包括化学分析、无力将殃及岩相分析)。
    (7)、立窑卸料状况和熟料产量的测定和计量。
    上述项目的测定和控制,有利于随时掌握窑情,及时发现问题。以及采取措施,保证立窑稳定而正常的煅烧。

  • 第8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窑止料时,生料立磨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窑刚止料时,生料磨操应及时减少喂料量及降低研磨压力,由于刚止料时入主风机气体温度会升高很多,此时要减少热风挡板开度,适当加大冷风挡板开度,并适当加大磨内喷水量.止料一段时间后,随着主风机转速的进一步降低,此时要开大热风挡板,并增大循环风量开度,以保持入磨足够风量与风温,并缓慢减少磨内喷水。

  • 第10题:

    判断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当发现窑皮不好时,怎样操作?正常操作时如何保护好窑皮?

    正确答案: 窑皮不好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①当窑皮局部变薄时,调整内外风改变火焰,将高温点从窑皮薄的地方移开,并将筒体冷却风机的风量在窑皮薄的地方调大。②当窑皮普通变薄时,应减小喂料量,减慢窑速,补挂窑皮,严格控制窑皮的速度,不能急于求成。
    正常操作时要维护好窑皮,延长窑的运转周期,操作上应注意:
    ①保持热工制度稳定。②保持火焰形状和位置的正确。③防止局部高温,防止顶火过烧,严防火眼冲刷窑皮。④及时检查窑皮,窑皮不好须及时采取措施补救。⑤要加强开窑的升温及停窑的保温工作,防止窑皮脱落。总之,在正常运转中做到挂中有保,保中有挂,以养窑来实现优质、高产,长期运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机立窑正常煅烧时窑面状况应怎样的?


    正确答案: 机立窑正常煅烧状态下窑面应是浅锅底形,边部料面距窑口100~200毫米,底火上层的位置在扩大口的中部,湿料层厚度为100~400毫米;起火较快,烟气升腾有力;二肋起火均匀,不龇火;中部烟气上升较快。

  • 第14题:

    立窑煅烧对风量风压的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由于风量的不足或入窑空气达不到所需压力,生料中煤燃烧所需空气量不足会影响到台时产量及熟料质量。鼓风量过大,会造成风机电耗增加,所以立窑煅烧要根据窑面煅烧情况能随时调整风量、风压的大小、以满足煅烧的需求。

  • 第15题:

    机立窑点火时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先将窑内物料卸至喇叭口下部,以松动物料,然后扒平窑内物料,启动风机,吹走积灰,停止供风。在窑面上均匀铺好木柴或玉米芯等易燃物,并撒上废油。分三个以上引火点,待整个窑面的木柴均匀着火并烧旺后,均匀撒入300~500kg烟煤,同时开小风助燃,待窑内煤火层均匀完整形成,再逐步加高煤料,遵循频撒薄盖的原则,使窑内通风始终保持良好,每次加料量控制在300~600mm,当料面距窑口200mm时,底火形成良好,可用慢速卸料,使窑面均匀下降300mm时,停止卸料,调整底火,反复几次,直至形成稳定的底火后,方可进入正常煅烧。

  • 第16题:

    立窑使用高压离心风机过程中出现窑况不正常后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由于高压离心风机风压较罗茨风机低,立窑在卸料过程中窑面出现裂缝时,由于窑内物料对风阻力减少,高压离心风机的送风量大量增加,造成窑面出现大风洞,不减风很难堵注,这要求看火工操作要勤,杜绝偏火。中火过深,呲火现象出现,保持较好窑内煅烧状况。

  • 第17题: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正确答案: 入窑生料成球后,由布料机加入到窑内;料球首先在预烧带干燥预热,随窑下部的卸料过程逐步进入烧成带;空气通过球料之间的空隙流动与料球表面接触,使表面的煤首先燃烧,发出的热量使料球脱水和部分碳酸钙分解,同时也使料球内部产生孔隙,燃料在料球内部逐渐燃烧,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料球呈现部分熔融状态,并使生料中的各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熟料;然后经过冷却带与入窑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底部卸出。

  • 第18题:

    在我国最常用的石灰煅烧窑是立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磨机正常运转时应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1)定时巡回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根据出磨产品的细度情况,调整喂料量,要做到喂料均匀。
    (3)检查出磨物料和通风管道气体温度,适当调整喂料量。
    (4)根据磨机台时产量等技术经济指标及有关数据分析磨机的作业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达到质量好,产量高,消耗低等目的。

  • 第20题:

    机立窑煅烧对生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合理的选择生料率值,确定相应的生料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素分析仪实施率值配料在线控制,及时调节生料各化学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2)生料成分均匀。生料成分均匀是提高熟料质量的关键,生料成分均匀,窑的热工制度稳定,熟料易于煅烧,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对稳定。
    (3)生料细度应符合要求。熟料煅烧过程中,其化学反应是在物料颗粒之间进行,生料越细,化学反应越快。(4)塑性要好。生料塑性是成球质量的保证,太低不易成球,且料球易于破碎。
    (5)生料水分。生料水分应控制在1%以下,水分过大,容易粘附在仓壁上,使下料和计量困难。
    (6)含煤量应控制准确,减少波动。采用氧弹法热量测定仪,直接测定出配热值。

  • 第21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生料分散度?生料对物料在立窑煅烧中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分散度,实际是生料的比表面积,它包括生料的平均细度和细度的均齐性,提高生料的分散度即是提高生料的比表面积。
    生料成分相同,不同的生料细度,对生料易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熟料的矿物性城市生料各氧化物以固相或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形式进行反应的,因此生料颗粒结构大小,直接影响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化合反应。生料磨得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各矿物的微粒接触越充分;同时,微粒表面的晶体缺陷也越多,其扩散能力越大。用较小的热能就可以使微粒表面活化,因而能加速固相反应,有利于熟料矿物的形成,C2S吸收f-CaO生成C3S的反应也能进行得较充分,从而降低熟料中f-CaO的含量,提高熟料质量。合理地控制生料细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生料细度的平均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是要尽可能避免粗颗粒,提高生料均齐程度,将颗粒控制在最低限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高铝和高铁配料方案在立窑煅烧中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立窑配料有高铝阿利特和高铁阿利特之分。所谓高铝阿利特方案,即熟料中Al2O3含量较高,相应铝率较高,C3A含量也较高。而高铁阿利特方案,则熟料中Fe2O3含量较高,铝率较低,C4AF含量较多。通常熟料中Al2O3含量大于6.5%称为高铝配料,
    熟料中Fe2O3含量大于4.5%称高铁配料。高铝方案有熟料早期强度高,底火较结实,
    并容易稳定,烧成温度较宽等优点,但有增强熟料液相粘度和在较低温度下液相较大,以及卡窑、炼边及结窑事故不容易处理等缺点。
    采用高铁方案时,由于Fe2O3含量增加,可增加熟料的早期液相和降低液相粘度,
    但烧成温度变窄,易结大块且底火较脆弱,同时被CO还原的FeO含量也随之增多,使FeO的危害加剧。当铁含量高时,中部高温层受上部料层压力而变形时间长,变形量大,使中部料层基本上处于低温煅烧,没有达到高温就进入十分缓慢的冷却过程,因而造成C3S的分解,使质量下降。
    对于机械立窑,当煤的热值高,灰分较低,操作水平较高,风机的风压较高时,可采用高铝方案。而普通立窑如煤质较差,采用高铝方案就难以使煅烧正常,宜采用高铁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