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操作常见的事故有哪些?如何处理?

题目

精馏操作常见的事故有哪些?如何处理?


相似考题
更多“精馏操作常见的事故有哪些?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精馏操作中如何调整进料口?


    正确答案: 进料口的选择都是依据进料的组成而决定.一般被分离混合物中,易挥发组分多时,就选择上边的进料口,增加提留段的板数.反之,则用下边的进料口,增加精馏段的板数.但实际操作中进料口基本不变,这主要是由于进料的组成变化不大。

  • 第2题:

    精馏操作中出现液泛现象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精馏操作中出现液泛现象时,正常的操作要受到破坏,这时要分析产生液泛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若是设备问题引起的,应该停车检修;若是操作不当,釜温突然上升引起的,则应停止或减少进料量,稍降釜温,停止塔顶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使带到塔顶去的难挥发组份慢慢地流到塔釜。当生产不允许停止进料时,可将釜温控制在稍低于正常的操作温度下,加大塔顶的采出量,减小回流比,当塔压降至正常值后,再将操作条件恢复正常。这种操作只能保证产品的数量,而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 第3题:

    锅炉运行中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锅炉缺水、汽水共腾、锅炉超压、炉管爆炸。

  • 第4题:

    请简述进料组成的变化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如果进料组成中轻组分减少,精馏段塔板数显得不够,塔顶馏分中重组分含量将增加,顶温上升。
    解决的办法是:加大冷剂量,降低回流温度,加大回流比,进料口下移,保证分离效果。如果进料组成中轻组分增加,提馏段塔板将显得不够,使釜液中轻组分含量增大。
    解决的办法是:加大加热蒸汽量,减小回流比,进料口上移,从而保证分离效果。

  • 第5题:

    精馏操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精馏操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主要有:
    (1)原料、回流打上水
    (2)原料、回流中断
    (3)窜油、跑油
    (4)塔板堵塞
    (5)突然停电、停水、停汽
    (6)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塔压波动
    (7)塔顶产品不合格
    (8)塔底、塔顶产品均不合格
    (9)上下产品均不合格
    (10)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变化等

  • 第6题:

    精苯洗涤操作对精馏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精苯洗涤操作不当会使已洗混合份的质量不合格,如反应酸性、比色、溴价高,油乳化。其中已洗混合份呈酸性会腐蚀设备,使产品不合格;比色、溴价高也会使产品不合格;油乳化会破坏吹苯塔的正常操作等。

  • 第7题:

    瞬时停电精馏岗位如何办?()

    • A、迅速启动各停运的机泵,调整操作至正常
    • B、按紧急停工处理
    • C、不用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精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精馏塔是如何分段的?


    正确答案: 精馏系统主要由精馏塔,塔釜加热器,塔顶冷凝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构成。精馏塔以加料板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精馏段,下段称为提馏段,加料板一般算在提馏段内。

  • 第9题:

    金刚石钻进中常见的钻孔事故有哪些?应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 常见钻孔事故有烧钻事故、钻杆折断事故和胎体脱落事故。烧钻事故的预防措施:操作者精神集中,随时观察各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水泵安装应牢靠,保持吸水性能良好、泵压足够;下钻扫孔时,切忌盲目加压;钻杆的密封应可靠;适当控制进尺速度;给水量应适宜;孔底保持必要的清洁等。钻具折断事故的预防措施:提高管材的加工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管材保养维护管理。胎体脱落事故的预防措施:下钻前必须检查钻头是否完好,禁止使用有裂纹或已掉块的钻头;起下钻操作应平稳,特殊位置放慢速度,并拧动钻杆。

  • 第10题:

    锅炉缺水事故有哪些现象?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当水位已低于规定的最低水位,但水计中仍可见到水位时,为轻微缺水;当水位计见不到水位时,为严重缺水。
    (一)现象;
    (1)汽包水位低于规定的正常水位;
    (2)低水位报警,报警器响,信号灯亮;
    (3)过热蒸气温度升高
    (4)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5)排烟温度升高;
    (二)处理
    (1)当汽压和给水压力正常,而水位低于正常水位-50mm时,应采取;a、冲洗对照水位计,检查其是否正确;
    b、若因给水自动失灵导致水位下降,将自动解列,切换为手动,开大给水门,增加给水;
    (2)经上述处理,水位仍降至最低水位时,除加强给水外,所有放水门,排污门关闭,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锅炉负荷;
    (3)如水位继续下降,且见不到时,紧急停炉,关主汽门,继续向炉内进水;
    (4)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水位计中消失,确认为缺水时,须紧急停炉,关主汽门、给水门;此时可用“叫水法”确定缺水的严重程度;
    1、关闭水位计的汽、水旋塞。
    2、打开水位计的放水旋塞放空水位计。
    3、关闭水位计的放水旋塞。
    4、反复开、关水位计的水旋塞。
    注意水位是否在水位计中出现。
    叫水后,开启水位计的汽旋塞,恢复水位计运行,经叫水后,水位在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锅炉给水,恢复水位,如水位没有出现,严禁向锅炉上水,并应立即停炉。
    (5)如因给水压力下降造成水位降低时,应与司泵联系,提高给水压力,如压力不能恢复,应减负荷,以维持水位,严重时要停炉;
    (6)如因受热面、管道破裂泄露,经加强给水仍不能维持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 第11题:

    问答题
    锅炉缺水事故有哪些现象?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当水位已低于规定的最低水位,但水计中仍可见到水位时,为轻微缺水;当水位计见不到水位时,为严重缺水。
    (一)现象;
    (1)汽包水位低于规定的正常水位;
    (2)低水位报警,报警器响,信号灯亮;
    (3)过热蒸气温度升高
    (4)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5)排烟温度升高;
    (二)处理
    (1)当汽压和给水压力正常,而水位低于正常水位-50mm时,应采取;a、冲洗对照水位计,检查其是否正确;
    b、若因给水自动失灵导致水位下降,将自动解列,切换为手动,开大给水门,增加给水;
    (2)经上述处理,水位仍降至最低水位时,除加强给水外,所有放水门,排污门关闭,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锅炉负荷;
    (3)如水位继续下降,且见不到时,紧急停炉,关主汽门,继续向炉内进水;
    (4)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水位计中消失,确认为缺水时,须紧急停炉,关主汽门、给水门;此时可用“叫水法”确定缺水的严重程度;
    1、关闭水位计的汽、水旋塞。
    2、打开水位计的放水旋塞放空水位计。
    3、关闭水位计的放水旋塞。
    4、反复开、关水位计的水旋塞。
    注意水位是否在水位计中出现。
    叫水后,开启水位计的汽旋塞,恢复水位计运行,经叫水后,水位在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锅炉给水,恢复水位,如水位没有出现,严禁向锅炉上水,并应立即停炉。
    (5)如因给水压力下降造成水位降低时,应与司泵联系,提高给水压力,如压力不能恢复,应减负荷,以维持水位,严重时要停炉;
    (6)如因受热面、管道破裂泄露,经加强给水仍不能维持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钻孔施工常见事故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坍孔或扩孔: 坍预防及处理措施有3点:
    ⑴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严格控制进尺速度,适当调试护壁泥浆的性能;
    ⑵发生孔口坍塌时,应拔出筒用粘土回填重新埋设再钻;发生孔内坍塌,应判明其位置,用砂和粘土回填至坍孔处以上1~2m沉积物密实后再钻;
    ⑶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水,吊放钢筋笼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
    2.钻孔偏斜: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摩擦直到正直了。
    3.卡钻:处理方法是如果能小排量循环泥浆的话,就维持泥浆小排量循环,逐渐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以提高循环泥浆的携砂能力,然后再逐渐提高循环泥浆的泵送排量 ,力争把循环通路打开 ;若泥浆循环失灵,要立即停泵放回水,使堆积压紧的层砂松一下,立即上提钻具,拔出后再划眼通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精馏塔操作中回流突然停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①回流泵电机跳闸,启动回流泵;②回流罐液面被抽空,关闭采出;③回流泵过滤器被脏物堵塞,清理过滤器;④调节阀故障关闭,开控制阀副线阀;⑤当一时不能恢复正常操作时,应停止塔顶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

  • 第14题:

    锅炉运行中常见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锅炉缺水,即锅炉水位低于最低许可值;(2)锅炉超压,运行工作压力超过了最高许可工作压力;(3)锅炉满水,锅炉水位高于最高许可水位;(4)汽水共腾,水位表水面剧烈波动,锅水起泡沫,蒸汽中大量带水,严重时发生水击;(5)炉管爆破;(6)炉膛爆炸;(7)二次燃烧,锅炉尾部沉积的可燃物质,重新着火燃烧的事故。

  • 第15题:

    提升绞车操作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有:启动和减速时不平稳、到简述位置未减速、到停车位置未停车、运行中刹车过猛。

  • 第16题:

    乙烯精馏塔加不上热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进E607的产品气温度低。
    2.乙烯精馏塔塔底有重组。
    3.装置负荷低,或进料组分有变化,使进E607流量产品气。
    4.分析仪表有问题或AV605旁路开的大,是产品气流经E607。
    5.E607产品气含水,冻堵,加热效果不好。
    6.冻塔。

  • 第17题:

    精馏操作中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精馏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主要有:(1)原料带水;(2)回流带水;(3)原料中断;(4)回流中断;(5)窜油,跑油;(6)塔板堵塞;(7)突然停电,停水,停气;(8)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塔压波动;(9)塔顶产品不合格;(10)塔底;(釜)产品不合格;(11)上下产品均不合格;(12)塔顶温度和塔底(釜)温度变化等。在操作过程中,要首先根据事故现象,分别判断其原因,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处理,使操作恢复正常。

  • 第18题:

    精馏操作液泛有哪些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精馏操作中出现液泛现象时,正常操作会受到破坏。如果是设备原因引起的液泛,应停车检修;若是操作不当,釜温突然上升引起的,则应停止或减少进料量。稍降釜温,停止塔顶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使带到塔顶去的难挥发组分慢慢地流到塔釜,然后再调整操作参数使之正常。

  • 第19题:

    转化炉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转化炉常见的事故有:
    ⑪转化管热斑:
    原因:①催化剂装填不好,有架桥现象;②催化剂中毒,发生析碳;③催化剂活性下降,引起析碳。
    处理:提高转化炉水碳比。
    ⑫转化管热管:
    原因:①有一根时,是由于催化剂装填不好;②如果多根存在热管,则由于催化剂析碳。
    处理:提高水碳比。
    ⑬催化剂析碳:
    现象:多数转化管出现热管,热斑,热带,发生催化剂中毒和老化,转化管压差增加,出口甲烷上升。
    原因:①水碳比低;②催化剂老化,中毒。
    处理:提高水碳比,严重时更换催化剂。
    ⑭转化炉出口甲烷含量上升:
    原因:①催化剂析碳;②催化剂中毒;③热电偶指示不准或分析误差。处理:提高水碳比,降低工艺负荷。
    ⑮转化炉管压差上升:
    原因:①催化剂析碳或中毒;②催化剂粉碎;③水碳比和负荷过大。处理:降低工艺负荷。

  • 第20题:

    精馏操作中发生液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出现液泛时,无法进行汽液两相正常的传热、传质交换,甚至出现轻重组分颠倒。
    (2)处理:停止、或减少进料量,减少塔底加热蒸气,停止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使涌到塔顶上层的难挥发的组分慢慢回流到塔底或塔板下正常位置。当生产不允许停止进料时,可适当降低釜底温度,加大采出到粗甲醇罐,减少回流比,当塔压压差正常后再慢慢全面恢复。

  • 第21题:

    钻孔施工常见事故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坍孔或扩孔: 坍预防及处理措施有3点:
    ⑴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严格控制进尺速度,适当调试护壁泥浆的性能;
    ⑵发生孔口坍塌时,应拔出筒用粘土回填重新埋设再钻;发生孔内坍塌,应判明其位置,用砂和粘土回填至坍孔处以上1~2m沉积物密实后再钻;
    ⑶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水,吊放钢筋笼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
    2.钻孔偏斜: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摩擦直到正直了。
    3.卡钻:处理方法是如果能小排量循环泥浆的话,就维持泥浆小排量循环,逐渐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以提高循环泥浆的携砂能力,然后再逐渐提高循环泥浆的泵送排量 ,力争把循环通路打开 ;若泥浆循环失灵,要立即停泵放回水,使堆积压紧的层砂松一下,立即上提钻具,拔出后再划眼通井。

  • 第22题:

    问答题
    饱和器操作时常见事故有哪些?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在生产操作条件下,饱和器操作常见事故及处理办法如下:
    ①饱和器阻力增加,甚至高于技术规定值时,煤气容易从满流槽窜出,造成煤气中毒或引起煤气着火、爆炸等事故。其处理办法是,向饱和器内加酸加水。若阻力仍然不下来,应停止饱和器操作,进行检查处理。
    ②饱和器内液面下降,煤气从满流槽窜出,也容易引起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处理方法仍然是向饱和器内加酸加水,以达到正常的液面高度。满流槽母液泡沫太多,母液相对密度下降,也易引起煤气外窜,造成与以上类似的事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影响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当出现回流现象的时候,就表示塔的操作已稳定。主要因素包括操作压力、进料组成和热状况、塔顶回流、全塔的物料平衡和稳定、冷凝器和再沸器的传热性能,设备散热情况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