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更多“葶苈清肺饮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元参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痈咳吐脓血,痰多黄稠腥秽,胸脯胀满,上气喘急,发热者。

  • 第2题:

    葶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 第3题:

    问答题
    门冬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解析: 门冬清肺饮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异名】麦门冬饮子(《卫生宝鉴》卷中)、麦冬清肺饮(《杏苑生春》卷三)。
    【组成】紫菀茸4.5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人参(去声)麦门冬各1.5克当归身0.9克五味子3个
    【用法】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 第4题:

    问答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何既治肺痈,又治支饮?试分析说明之。

    正确答案: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载:“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论:“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虽然两病一属肺痈,一为支饮,但二者在①病位上相同,均在肺。②病机相同:实邪(热毒、饮邪)壅肺,气机不利。③证候相同:肺气壅滞,喘不得卧,不得息,呼吸困难。④病情相同:表证已解,邪实气闭,形证俱实。⑤治法相同:开泻肺气,逐饮清热。所以,临床辨病与辨证结合,重在辨证。只要病机相同、证候相同,异病可以同治。此为仲景对方剂的临床应用体现异病同治的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治疗癃闭肺热壅盛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

    沉香散

    C

    八正散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E

    清肺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葶苈丸5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腹中湿热,目下作肿,如新卧起蚕之状,两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有音,每就卧则右胁有气上冲,肩腋与缺盆牵引不快,少思饮食。
    解析: 葶苈丸5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
    【组成】甜葶苈15克(炒令香)郁李仁(浸,去皮、尖,熬紫色,称)22克(与葶苈二味别研如膏,令极匀)白术15克牵牛子15克(一半生用,一半熟用)赤茯苓(去皮)桑白皮(蜜炙,锉)羌活(洗去土)汉防己陈橘皮(去白)泽泻各22克
    【用法】上为细末,与前二味同研,炼蜜和入臼内杵之,丸如梧桐子大。初服10丸,空腹时用生姜、橘皮汤送下,每日二次。不知,加至20~30丸,以知为度。
    【主治】腹中湿热,目下作肿,如新卧起蚕之状,两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有音,每就卧则右胁有气上冲,肩腋与缺盆牵引不快,少思饮食。

  • 第7题:

    问答题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攻逐水饮。
    解析: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卷中)、椒目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组成】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14克
    【用法】上四味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服1丸,日三服,渐稍增。口中有津液。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
    【加减】渴者,加芒消7克。

  • 第8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 第9题:

    治疗癃闭肺热壅盛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B、沉香散
    • C、八正散
    • D、葶苈大枣泻肺汤
    • E、清肺饮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问答题
    葶苈薏苡泻肺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痈初溃,吐脓血。泻肺排脓,生肌敛疮,
    解析: 葶苈薏苡泻肺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桔梗甘草节薏苡贝母橘红黄耆忍冬白及葶苈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肺排脓,生肌敛疮,
    【主治】肺痈初溃,吐脓血。
    【加减】初起,去黄耆,加防风;溃后脓血多,加人参;溃久不敛,加合欢皮。
    【方论】方中葶苈清热泻肺;忍冬藤、薏苡仁解毒排脓;贝母、桔梗、橘红、生姜理气宜肺化痰;黄耆、白及益气补肺,生肌敛疮;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肺排脓,生肌敛疮之功。

  • 第11题:

    问答题
    葶苈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解析: 葶苈清肺饮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葶苈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大腹皮马兜铃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 第12题:

    单选题
    治以何方加减?(  )
    A

    真武汤

    B

    参苓白术散

    C

    实脾饮

    D

    己椒苈黄丸

    E

    五皮饮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清肺饮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结上焦,肺失通调,小便不利,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右寸洪数。
    解析: 清肺饮2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桔梗黄芩山栀连翘天花粉玄参薄荷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热结上焦,肺失通调,小便不利,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右寸洪数。

  • 第14题:

    问答题
    葶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解析: 葶苈煎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组成】葶苈(纸上炒)22克防己45克泽漆叶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赤茯苓(去黑皮)泽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柴胡(去苗)60克
    【用法】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捣筛,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红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饧。二岁儿每服l.5克,用温水调下,渐加之。
    【主治】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