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题目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流行因素;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1/3~1/2),分孽特多(>1倍),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发病规律:侵染期长,12月~4月,1~2月是盛期,幼嫩分蘖处侵入,细胞间蔓延,50天到生长点,随寄主生长,菌丝进入穗原始体,到各个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长时间3~8 ℃低温利于侵染;冬麦区苗期日平均温度0~10 ℃达45d以上,即使没有雪覆盖也同样利于发病。
    流行因素: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冬季日均温0~10 ℃的日数》40d、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
    国内适生区域: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极为适宜病害的发生,属高度危险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冬麦区基本适合病害发生,属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有时也具备病菌入侵条件,也可能受害;春麦区不发病。
    检验与检测:
    ① 直接检查:放大镜
    ② 洗涤检查:50g+100ml无菌水,振荡5min,10~15ml离心3min,定容,制片观察。
    ③ 冬孢子鉴定:孢子形态鉴定(网脊高度、胶鞘厚度、网目径、孢子大小、不育细胞等)。
    ④ 冬孢子自发荧光实验:TCK孢子于荧光显微镜下有自发荧光现象,而TCT孢子则无。
    ⑤ 冬孢子萌发试验:5 ℃、17 ℃下,光照。矮腥孢子5 ℃下21d开始萌发, 17 ℃不萌发。
    ⑥ PCR技术:引物5`-TGACAACGGATCTCTTGGTT-3`、5`- TCACCAACTCCAAGCAATCT-3 `,206bp处有特异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① 进口小麦和原粮必须进行检疫,病麦需除害处理
    ② 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130℃30min或120 ℃1h。
    ③ 病区用40%五氯硝基苯,种子重量0.5%的药量拌种,并在播种沟内施药处理。或单用1%的药量拌种
    ④ 重病地应轮作倒茬或改种春小麦。冬小麦晚播可减轻发病。 ⑤ 种植抗病品种。

  • 第2题:

    简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国外的分布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25000→1500株
    南部Poachimstal损失94%/4年
    英国:12000棵发病树(1966.4.1-11.5)
    荷兰:寻子-200万棵,火棘-13000棵
    红果树-8700棵,花楸-4500棵
    德国:梨树-18000棵
    症状表现特点
    花腐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腐(早春)。
    溃疡溃疡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结果。
    枝枯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
    果腐梨火疫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
    病原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欧文氏菌Erwinia
    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1.产地检验-田间检查与观察
    2.症状检验-与梨梢枯病(不为害大枝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区别。
    3.选择性培养基检验
    ⑴MS培养基-菌落中心橙黄色,边缘光滑透明
    ⑵CG培养基-火山口特征(29℃48h)⑶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27℃2-3d培养,3-7mm菌落半球形凸起,橘红色(中-蛋黄,边-光滑)
    4.幼梨切片接种-乳白色高度隆起的球状菌脓。
    5.过敏性枯斑反应-石楠、烟草和蚕豆叶片-坏死反应。
    6.血清学检验
    ⑴常规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ELISA、ODD等。
    ⑵免疫分离法检测技术-利用抗血清特异性吸附目标菌。
    7.核酸探针技术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32P标记—102-105个菌体
    PCR技术—50个菌体细胞
    PCR-斑点印迹+反印迹杂交—20个菌体
    已被列为中国的检疫性病害,目前国内尚未发生。该病害能借助于多种途径迅速蔓延扩展,且易传染,难以控制,所以很难防治,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

  • 第3题:

    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发病症状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茎和叶柄上,一般不为害果实。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蔓延,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整齐地大片白粉斑区,并可布满整个叶片,后呈白灰色,有时病斑表面长生许多小黑点,叶色变黄,变脆,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一般不落叶。叶柄、嫩茎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白色粉斑较小,粉状物较少。
    2、发病规律
    白粉病由一种瓜类单丝壳菌的真菌引起,病菌随残体、病株留在土壤或保护地的瓜类寄主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靠风雨、气流、水溅传播蔓延。病菌孢子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相对湿度25%条件下也能萌发,往往在寄主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发病重。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30℃以上、-1℃以下,孢子很快失去活力。保护地瓜类白粉病重于露地,施肥不足,土壤缺水,或氮肥过量、灌水过多、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高也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及早喷药控病。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立即喷药防治,不要延误,每5-6天喷药1次。白粉病对硫制剂较敏感,发病初期可选用无机或有机硫制剂交替喷施3-4次,7-15天1次,前密后疏,喷匀喷足,可收到较好地防治效果,但有些瓜类(如黄瓜、甜瓜)品种对硫制剂较敏感,要注意喷施浓度,苗期慎用及避免高温下使用。药剂可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或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

  • 第4题:

    简要说明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症状:苗期出苗前苗腐,出苗后猝倒;成株期叶片褪绿,发黄,最后叶片枯萎;茎维管束变褐;在多雨时,基部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2)发病规律:由种子,厩肥及田间雨水传播;以初侵染为主,发病适宜温度为28~30℃,土壤中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及侵入;属土传积年流行病害。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种子消毒;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前或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

  • 第5题: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危害如何?怎样防止其传入?


    正确答案: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玉米,特别是甜玉米。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植物的根、茎、叶、雄花和果穗等器官都可以被害,病株表现出矮缩或枯萎,对产量影响很大。我国尚未发生,应该严防其传入。
    防止其传入的措施:
    (1)禁止从疫情发生国或地区引进玉米种子。
    (2)加强对从疫情发生国入境货物、人员及行李的检疫管理。
    (3)对进境的玉米种子、材料等实行严格的检疫监管。
    (4)对来自疫区的非法种子、材料进行销毁。
    (5)在生产中发生该病的玉米植株立即销毁并禁种3年以上。
    (6)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测。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流行因素;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1/3~1/2),分孽特多(>1倍),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发病规律:侵染期长,12月~4月,1~2月是盛期,幼嫩分蘖处侵入,细胞间蔓延,50天到生长点,随寄主生长,菌丝进入穗原始体,到各个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长时间3~8 ℃低温利于侵染;冬麦区苗期日平均温度0~10 ℃达45d以上,即使没有雪覆盖也同样利于发病。
    流行因素: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冬季日均温0~10 ℃的日数》40d、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
    国内适生区域: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极为适宜病害的发生,属高度危险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冬麦区基本适合病害发生,属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有时也具备病菌入侵条件,也可能受害;春麦区不发病。
    检验与检测:
    ① 直接检查:放大镜
    ② 洗涤检查:50g+100ml无菌水,振荡5min,10~15ml离心3min,定容,制片观察。
    ③ 冬孢子鉴定:孢子形态鉴定(网脊高度、胶鞘厚度、网目径、孢子大小、不育细胞等)。
    ④ 冬孢子自发荧光实验:TCK孢子于荧光显微镜下有自发荧光现象,而TCT孢子则无。
    ⑤ 冬孢子萌发试验:5 ℃、17 ℃下,光照。矮腥孢子5 ℃下21d开始萌发, 17 ℃不萌发。
    ⑥ PCR技术:引物5`-TGACAACGGATCTCTTGGTT-3`、5`- TCACCAACTCCAAGCAATCT-3 `,206bp处有特异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① 进口小麦和原粮必须进行检疫,病麦需除害处理
    ② 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130℃30min或120 ℃1h。
    ③ 病区用40%五氯硝基苯,种子重量0.5%的药量拌种,并在播种沟内施药处理。或单用1%的药量拌种
    ④ 重病地应轮作倒茬或改种春小麦。冬小麦晚播可减轻发病。 ⑤ 种植抗病品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规律、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局部侵染性,部分黑穗病,麦粒的一部分被侵染,小穗顶端麦粒黑斑,颖片张开,主要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发生规律:
    冬孢子萌发的适温15~22 ℃,扬花期先菌丝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生担孢子,上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孔侵入。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细雨多雾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根据病粒的特有症状鉴定。
    洗涤检验
    发病轻的麦粒可用0.2%NaOH浸24h(18~25 ℃),吸去多余液体,实体显微镜下观察。乌黑发亮的种子有病,淡褐色无病。
    P.CR技术:
    扩增引物为5’-CGTGTGAGCCATGCTACGACT-3’和5’-AACTTCCAAGGCGACCGTTT-3’,在743bp处有一特异性扩增带,其他近似种或相关种均未出现该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1、严格检疫
    2、高温灭菌: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85℃,相对湿度80%,处理3min可以杀死孢子,处理5min可以杀死菌瘿。
    3、农业措施:小麦与鹰嘴豆间作,适时早播,病轻。
    4、化学防治:三唑类和苯并吡咯类拌种,喷洒药剂(萎锈灵)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马铃薯癌肿病的检验方法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检验方法:
    1.直接检验:有无肿瘤
    2.土壤检验:漂浮法收集休眠孢子囊
    3.染色检验:0.1%升汞或1%饿酸固定,3%龙胆紫染色,观察有无单鞭毛的游动孢子和双鞭毛的接合子
    4.病原菌形态观察: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一、处理方法:划分疫区、封锁疫区、严格检疫
    二、防治方法:
    1. 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推广经过茎尖脱毒、组织繁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或家庭网箱生产的脱毒微型种薯和常规抗病品种。
    2.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且为世界各发病国家普遍采用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3. 合理轮作。可采取与燕麦、玉米、亚麻、向日葵、油菜及豆灯等作物长期轮作,能有效地减轻发病。
    4. 药剂和生物防治。用噻唑钠或生石灰作土壤处理,对癌肿病有防治效果。
    5. 在出苗70%至齐苗期,亩用三唑 酮有效成份60-75克(即亩用15%三唑酮成药400-500克)兑水2000斤灌窝和蕾期各用半量喷雾1次,每次喷药水120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危害如何?怎样防止其传入?

    正确答案: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玉米,特别是甜玉米。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植物的根、茎、叶、雄花和果穗等器官都可以被害,病株表现出矮缩或枯萎,对产量影响很大。我国尚未发生,应该严防其传入。
    防止其传入的措施:
    (1)禁止从疫情发生国或地区引进玉米种子。
    (2)加强对从疫情发生国入境货物、人员及行李的检疫管理。
    (3)对进境的玉米种子、材料等实行严格的检疫监管。
    (4)对来自疫区的非法种子、材料进行销毁。
    (5)在生产中发生该病的玉米植株立即销毁并禁种3年以上。
    (6)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松材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被称为松树癌症。表现的外部症状是针叶变黄或红色,停止流脂、萎蔫,全株迅速干枯死亡,病叶当年不脱落。病树皮上能见到蛀屑。病原为线形动物门的松材线虫;该病的传播媒介是松天牛。
    防治方法:
    1、严格实行检疫,必须禁止有病的苗木、原木及包装箱从疫区带入保护区。
    2、选育抗病树种。
    3、喷药杀天牛,在天牛羽化、补充营养时期,喷3%杀螟松杀灭天牛。
    4、清除被害树木,在10月以前,将病株或枯死木清除烧毁或加热处理,以防止病害蔓延成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烟草霜霉病的症状特点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特点:因病原菌的生理型不同,受害部位也有差异,如美国流行的是美国生理型。主要危害幼苗;欧洲流行的澳洲生理型,除危害烟草幼苗外,还能危害烟茎和成株。病叶背面密生灰蓝色或灰褐色的霜霉层,条件适宜时,叶表面也产生霜霉层,随着病斑的发展,逐渐变褐色,甚至深褐色,最后成为枯褐色。
    检验方法:
    (1)症状检查:
    抽取烟叶样品,然后在白色荧光灯照射下检查病斑,病斑淡褐黄色,常受叶脉所限,呈不规则圆形,易于透光,叶背面可见霜霉霉层,可以直接用立体显微镜观察孢梗及孢囊群体,也可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病原。
    (2)洗涤检验孢子囊
    (3)组织透明法检验卵孢子:剪取小块病斑组织滴加少许PH7磷酸缓冲液在-2℃冻融过夜,然后用PBS匀浆,匀浆液过滤并离心,检查沉淀液。
    (4)试植检查:培养基平面可播养种子,在20℃光照条件下培养,种子出苗后的2周内,观察烟种幼苗有无染病迹象,对可疑幼苗所生成的霉层进行镜检鉴定。
    检疫:
    (1)1966年我国政府公布烟霜霉病为对外检疫对象,1990年又颁布法令,禁止从疫区进口烟叶及种子和有关易感植物。
    (2)灭除病原。任何新区一旦发生烟霜霉病,应立即采取封锁病区,根除发病点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以开花期症状最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叶片边缘产生波纹状不规则病斑,初期水浸状,黄色,与叶脉平行,贯穿全叶,宽1~10mm,严重时病叶萎蔫死亡。生长后期,叶片产生许多小病斑,结合成大块,火烧状干枯死亡。髓部有空腔,导管被黄色黏液阻塞,萎蔫植株的下部切口有黄色细菌溢脓。果穗的菌脓可通过内层包叶的气孔渗出,籽粒表面沾满细菌菌脓,病籽粒变形、皱缩和变色。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种植检验:种子长出的植株有明显的症状。
    3、分离培养基:采用伊凡诺夫选择培养基,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4、噬菌体检验法:用转化性噬菌体,如ZP6、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1.禁止从国外疫区进口玉米种子。
    2.种子处理:
    (1)微波炉70℃处理10min,效果很好。
    (2)环氧乙烷熏蒸。
    (3)恒温处理:50℃下处理4d,消灭种子内部细菌效果显著,不影响发芽。
    (4)抗菌素温浸法。
    3.防治传播媒介昆虫。
    4.种植抗病品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在国外的分布状况:
    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植物细菌病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于西北欧,中欧、地中海、东南欧及大洋州和亚洲也有分布,大约40多个国家。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症状观察:梨火疫病的症状很典型,是鉴定的重要方法
    (3)分离培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MS培养基 菌落为红橙色,
    背景为兰绿色。 CG培养基 在29℃培养48小时后形成典型的火山口状菌落。
    (4)致病性实验: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测定,亦可用烟草过敏反映检查。
    (5)血清学检验:免疫荧光、ELISA、ODD和凝集实验。
    (6)分子生物学方法:核酸探针和PCR技术。
    检疫和防治:
    (1)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蔷薇科仁果类果树树苗。
    (2).剪除病梢病枝。
    (3)药剂防治:120mg/kg链霉素喷雾,或花期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4)种植抗病品种。

  • 第14题:

    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植株矮化;病穗肥大,小穗小花增多;菌瘿粗短,近球形,较坚硬,压碎后露出黑粉,有鱼腥臭味。
    病原菌
    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暗褐色,表面有多角状网纹。
    冬孢子萌发—无隔先菌丝——担孢子(8-66个)—异性结合成H形—双核侵染菌丝或镰刀形次生担孢子—侵染菌丝。
    发生规律
    越冬场所:以冬孢子活菌瘿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便中。
    土壤带菌是主要侵染病原,分散的病原冬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10年。
    冬季日均温0-10℃的日数40d以上,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适于发生。
    低温和积雪天数增多,积雪厚度增大,发病变重。土壤中的冬孢子→双核侵染丝→麦苗幼嫩的分蘖→细胞间隙蔓延,经50d到生长点→穗基原,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
    传播途径(流行条件):
    种子调运和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病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在收获或储运期间,菌瘿或冬孢子常撒落田间和被风吹到附近田块。
    粪肥和秸秆也传病。
    我国适生区域
    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为高危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的冬麦区为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为可能区;春麦区不发病。
    检疫检验方法
    检测:直接检查、洗涤检验、冬孢子形态鉴定、冬孢子自发荧光显微检验、冬孢子萌发实验、PCR技术检验
    检疫:高温灭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

  • 第15题: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发病症状:霜霉病时黄瓜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下部老叶先受害,以后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淡黄色小病斑,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呈四边形或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愈合成大斑。发病严重时,全叶呈黄褐色干枯,最后导致植株干枯早死,缩短收瓜期,严重影响黄瓜产量。
    2、发病规律:当发生中心病株后,气温16-22℃、湿度85%以上及阴雨条件下,病害迅速流行,一般15-20天后可普遍发病。但在干旱或气温30℃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发展受限制,发病较轻。如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或过度密植,用水不当,长期积水,瓜园隐蔽,容易诱发该病。
    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良品种;培育无病壮苗;搭架栽培,以利通风透光;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排管,防止渍水;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氮、鳞、钾肥配合施用;对发病重的瓜地应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②药剂防治:重点是抓好发病初期施药,如病情继续发展,应每隔10天连续喷药2-3次,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可选用58%瑞毒霉猛锌700倍液或用25%雷多米尔800-1000倍液杀菌剂喷雾防治。

  • 第16题:

    简述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美洲—美国(1897)、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秘鲁、巴西;
    欧洲—前苏联、波兰、瑞士、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
    亚洲—越南、泰国、马来西亚。
    症状表现特点:典型的症状是矮缩和枯萎。
    早期感病—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枯萎死亡;
    叶片-淡绿色-黄色条斑→干枯→褐色→枯萎;
    植株生长期—维管束红褐色,植株高度受影响,横切面维管束切口处有黄色菌脓;
    雌穗—大多不孕;
    雄穗—过早抽出并变成白色,在植株停止生长以前枯萎死亡。
    病原分类地位: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泛菌属Pantoea
    检验方法:1.产地检验-甜玉米叶片病斑
    2.病原物分离检验-
    ⑴伊凡诺夫培养基:菌落黏性大;
    ⑵黑色素培养基:30℃7d-菌落中心黑色,边透明。
    3.血清学检验-琼脂双扩散、荧光抗体法
    防治措施:加强检验检测,防止传入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玉米霜霉、香蕉细菌性枯萎、椰子红环腐线虫的症状特征?

    正确答案: (1)玉米霜霉病症状:小苗:全株淡绿色,逐渐变黄枯死;成株:多从中部叶片的基部开始,向上扩展成淡绿色长条纹,后条纹融合,整叶枯死,叶背见白色霉层。
    (2)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叶柄先变褐3张心叶呈黄色或淡绿色、老叶正常,横切果指、假茎,可见维管束变褐、乳白色菌脓流出,花苞上流出菌脓。
    (3)椰子红环腐线虫病:病树茎横切面橙黄色环腐带具有大量线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美洲—美国(1897)、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秘鲁、巴西;
    欧洲—前苏联、波兰、瑞士、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
    亚洲—越南、泰国、马来西亚。
    症状表现特点:典型的症状是矮缩和枯萎。
    早期感病—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枯萎死亡;
    叶片-淡绿色-黄色条斑→干枯→褐色→枯萎;
    植株生长期—维管束红褐色,植株高度受影响,横切面维管束切口处有黄色菌脓;
    雌穗—大多不孕;
    雄穗—过早抽出并变成白色,在植株停止生长以前枯萎死亡。
    病原分类地位: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泛菌属Pantoea
    检验方法:1.产地检验-甜玉米叶片病斑
    2.病原物分离检验-
    ⑴伊凡诺夫培养基:菌落黏性大;
    ⑵黑色素培养基:30℃7d-菌落中心黑色,边透明。
    3.血清学检验-琼脂双扩散、荧光抗体法
    防治措施:加强检验检测,防止传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植株矮化;病穗肥大,小穗小花增多;菌瘿粗短,近球形,较坚硬,压碎后露出黑粉,有鱼腥臭味。
    病原菌
    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暗褐色,表面有多角状网纹。
    冬孢子萌发—无隔先菌丝——担孢子(8-66个)—异性结合成H形—双核侵染菌丝或镰刀形次生担孢子—侵染菌丝。
    发生规律
    越冬场所:以冬孢子活菌瘿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便中。
    土壤带菌是主要侵染病原,分散的病原冬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10年。
    冬季日均温0-10℃的日数40d以上,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适于发生。
    低温和积雪天数增多,积雪厚度增大,发病变重。土壤中的冬孢子→双核侵染丝→麦苗幼嫩的分蘖→细胞间隙蔓延,经50d到生长点→穗基原,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
    传播途径(流行条件):
    种子调运和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病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在收获或储运期间,菌瘿或冬孢子常撒落田间和被风吹到附近田块。
    粪肥和秸秆也传病。
    我国适生区域
    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为高危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的冬麦区为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为可能区;春麦区不发病。
    检疫检验方法
    检测:直接检查、洗涤检验、冬孢子形态鉴定、冬孢子自发荧光显微检验、冬孢子萌发实验、PCR技术检验
    检疫:高温灭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越冬场所的是()。
    A

    玉米种子

    B

    土壤

    C

    粪肥或玉米茎杆

    D

    玉米花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玉米的各个生长阶段可受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侵染,典型的症状是()。
    A

    丛生

    B

    变褐

    C

    叶片变红

    D

    矮缩和枯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梨火疫病症状有何特点,如何进行检验和病害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侵害花、果实、枝条和叶片。
    A.花:侵染后变深褐色,枯萎。
    B.叶片:从叶缘沿叶脉扩展,先呈水浸状,后黑褐色。
    C.嫩稍:先水浸状,后褐色至黑色,向下弯曲,呈鱼钩状。
    D.果实:病部褐色凹陷,扩展到全果,潮湿时病部生粘稠的细菌溢,初乳白色,后红褐色。
    E.病枝:叶片凋萎,幼果僵化,但病叶病果不脱落,远望似火烧状,故称火疫病。
    F.伤口:初期水浸状,后下陷,呈溃疡斑,病健交界处产生龟裂纹,韧皮部红褐色,有黏液状菌脓。
    严重时,病害从嫩稍很快扩展到枝条、主干,直至根部,全株死亡。
    检疫和防治:
    A.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蔷薇科仁果类果树树苗;
    B.剪除病梢病枝;
    C.药剂防治:120mg/kg链霉素喷雾,或花期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D.种植抗病品种:
    E.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定植。芽前刮除发病树皮,在生长季节每隔7天检查1次各种发病新梢和组织,发现后及时剪除。对因各种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都要进行涂药保护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症状:苗期出苗前苗腐,出苗后猝倒;成株期叶片褪绿,发黄,最后叶片枯萎;茎维管束变褐;在多雨时,基部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2)发病规律:由种子,厩肥及田间雨水传播;以初侵染为主,发病适宜温度为28~30℃,土壤中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及侵入;属土传积年流行病害。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种子消毒;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前或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