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25课《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年第1期《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编的。

题目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25课《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年第1期《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编的。


相似考题
更多“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25课《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学前儿童自由接触大自然、和大自然亲近的一种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进行科学教育的有利时机

    A.散步

    B.远足

    C.采集

    D.游戏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根据材料,回答 61~62 题

    第 61 题 经批准可以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的是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近代法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但是由于他不能用最科学最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麦克斯韦完整地表述了这一规律,才得到人们的正式承认。可见( )。

    A麦克斯韦比法拉第更聪明
    B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
    C科学语言是最严密、最科学的
    D只要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就能赢得人们的承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主要信息为电磁感应定律虽是法拉第发现的,但他不能将其表达出来,没得到认可;麦克斯韦将其完整地表述出来,得到认可。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A、C、D表述都太绝对,无法从题干推知;

    题干凸显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B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对语文课程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课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必须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依托,没有语文课程资源也就无法谈及语文课程。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程资源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2)对语文教师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本身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语文教师能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创造力,这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3)对学生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同时,由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参与者,就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共建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 第5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25课《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年第1期《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编的。


    正确答案:1963

  • 第6题:

    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是()领域目标。

    • A、科学
    • B、健康
    • C、社会
    • D、语言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上海旅游节的主题是()。

    • A、人民大众的节日
    • B、走进美好与欢乐
    • C、亲近大自然
    • D、爱生活,爱旅游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教学设计题:材料一:"有趣的食物联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0、31页]材料二:"拥有好心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8-13页]材料三:"解简易方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61页]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有趣的食物联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课堂导入:1.讲述:有这么一则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想不想听?播放多媒体课件:螳螂捕蝉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一只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黄雀……2.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在这个例子中,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讲述: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箭头表示(板书:蝉→螳螂→黄雀)提问:螳螂为什么要捕蝉,黄雀为什么对螳螂虎视眈眈?那蝉吃什么呢?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呢?(完善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3.谈话:在大自然中,像树、蝉、螳螂、黄雀一样,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评析:利用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也进一步了解了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并熟悉了用箭头表示的方法。同时安排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了解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也是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 第9题:

    单选题
    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是()领域目标。
    A

    科学

    B

    健康

    C

    社会

    D

    语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结合自己所教或所见的初中语文教材,谈谈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

    正确答案: 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应该做到:
    (1)统观全套教科书,了解编辑意图和编辑原则。
    (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首先要根据教学单元定制学期教学计划;其次要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要根据课文的问题特征和作家写作风格等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
    (3)钻研教科书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常用策略有: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简为繁,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
    (4)灵活应用,适当调整。常用方法有:在历史性的教科书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寻找课文在主题、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性,重组单元,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厚;适当抽换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回归大自然

    B

    欣赏大自然

    C

    认识大自然

    D

    自觉保护大自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材料一:“风娃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材料二:“图形与变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学目标
    1.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3.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5.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小鼓、大钢尺、钢锯条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播放一段交响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
    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略)
    教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出一些声音。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出示一个食品保鲜袋,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发出声音。
    2.学生交流。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4.交流制造声音的办法。
    5.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
    6.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放了细盐的空瓶子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有什么不同?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3.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4.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
    5.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汇报交流。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教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
    3.教师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5.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6.小组交流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振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振动)
    师:振动是指物体做快速的来回运动,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板书:声音)
    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科学上这叫反证法。
    (五)拓展活动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动手感受)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师:学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六)总结评价
    1.你觉得今天这节课哪些同学的表现最好?
    2.他们哪个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3.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
    4.请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作个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编排呈现特点是:()。

    A.知识含量大幅度降低,保留的知识更贴近生活;

    B.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明显淡化,明确地反映出课标理念;

    C.知识呈现重心后移,编设更科学合理;

    D.知识目标与情意相交融,重视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近代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但是由于他不能科学最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麦克斯韦完整地表述了这一规律,才得到人们的正式承认。可见:

    A麦克斯韦比法拉第更聪明
    B科学语言是最严密最科学的
    C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
    D只要语言表达能力强,就能得到人们的承认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的中心思想。

    题干说明了麦克斯韦的语言能力比法拉第强,他完整表达了电磁感应规律。

    第二步:根据题干判断正确选项。

    由题干得知的是麦克斯韦的语言能力比法拉第强,但是得不出A项麦克斯韦比法拉第更聪明这个结论;

    B中“最”,太过绝对;

    D中也是比较绝对化。认为语言能力强就能够被接受,这个显然比较偏颇。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5题:

    自然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的首要工具,也是科学知识________所必需的,因为自然语言是大众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要让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理解,就必须将抽象的理论________化,让大众接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新 具体
    B.传播 通俗
    C.解释 简单
    D.发展 感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要让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理解”“让大众接受”可知,语境想体现的是让科学知识能够传出去,传到受众那里。A项“创新”指创造新的,革新;C项“解释”指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D项“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传播”指传送或散布,使普遍知道,符合语境。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通俗”指浅显易懂,适合或体现大多数人的水平,符合语境想体现的“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让大众接受”之意。

  • 第16题:

    试结合自己所教或所见的初中语文教材,谈谈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
    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应该做到:
    (1)统观全套教科书,了解编辑意图和编辑原则。
    (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首先要根据教学单元定制学期教学计划;其次要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要根据课文的问题特征和作家写作风格等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
    (3)钻研教科书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常用策略有: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简为繁,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
    (4)灵活应用,适当调整。常用方法有:在历史性的教科书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寻找课文在主题、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性,重组单元,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厚;适当抽换内容。

  • 第17题:

    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回归大自然
    • B、欣赏大自然
    • C、认识大自然
    • D、自觉保护大自然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有趣的食物联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0、31页] 材料二:"拥有好心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8-13页] 材料三:"解简易方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61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有趣的食物联系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课堂导入:
    1.讲述:有这么一则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想不想听?播放多媒体课件:螳螂捕蝉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一只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黄雀……
    2.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在这个例子中,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讲述: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箭头表示(板书:蝉→螳螂→黄雀)提问:螳螂为什么要捕蝉,黄雀为什么对螳螂虎视眈眈?那蝉吃什么呢?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呢?(完善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
    3.谈话:在大自然中,像树、蝉、螳螂、黄雀一样,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评析:利用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也进一步了解了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并熟悉了用箭头表示的方法。同时安排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了解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也是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

  • 第19题:

    《科学大众》杂志于1937年创刊,现在的《科学大众》刊名是由()题写的。


    正确答案:郭沫若

  • 第20题:

    单选题
    上海旅游节的主题是()。
    A

    人民大众的节日

    B

    走进美好与欢乐

    C

    亲近大自然

    D

    爱生活,爱旅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材料一:“古诗两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电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课本上那三幅图画都发生了什么啊?
    生1:买东西。
    生2:存钱。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你们能列举出人民币都有哪些吗?
    生1:1角、5角。
    生2:1元、5元。
    生3:10元、20元、50元、100元。
    生4:1分、5分。
    师:很好,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5:有硬币和纸币。
    师:太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人民币吧。
    (打开幻灯机出示各种人民币,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好了,如果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话,我们会怎样来给它们划分啊?
    生:按元、角、分。
    师:好的,那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体验生活实际应用
    师:不错。我们在课堂上来表演一个小的游戏好吗?
    生:好。
    (一个学生把准备好的“商品”摆放在桌子上,用一些卡片代表人民币,一个学生扮演销售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分别进行演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用它可以购买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我们要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2.填一填
    3元=()角 50角=()元
    8元=()角 70角=()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好课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
    A

    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品德

    B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

    品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

    D

    健康、语言、艺术、科学、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一开始就说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 第24题:

    问答题
    材料一:“爬山虎的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材料二:“克和千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植物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克和千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盘秤、天平、500克的盐、1千克的面条、2分硬币、100克的大米、字典、苹果、香蕉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用千克做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书包你估计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1,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开课时老师的两个礼物,看看哪个更重。你是怎样判断的?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89页第4题)
    2.玲玲的日记
    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