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有人以为,沙眼顾名思义是风沙吹入眼中而引起的。其实沙眼是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结膜和角膜的慢性炎症性眼病,因患病后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其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衣原体感染结膜后潜伏期约为5~12天,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患者早期可无不适感觉,仅于体检时才被发现,病情发展后多数沙眼有流泪、畏光、痒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和干燥感等症状,分泌物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或瘢痕形成。少数严重的沙眼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后遗症与并发症,如睑内翻及倒睫、睑球粘连、慢性泪囊炎、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等,此时则出现明显刺激症状,视力也可不同程度地受损。典型的沙眼在临床上容易诊断,轻型早期病例则较困难,易与其他结膜病相混淆,因为乳头滤泡并不是沙眼的特异性改变。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决定,沙眼的诊断依据为:
①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角膜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③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④结膜刮片找到沙眼包涵体。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可以诊断为沙眼。我国将沙眼分为三期。第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病变(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有角膜血管翳);第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发现至大部变为瘢痕,结膜有活动病变,同时出现瘢痕;第Ⅲ期:完全结瘢期,结膜仅有瘢痕,而无活动病变,无传染性。第Ⅰ、Ⅱ期沙眼按病变严重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者即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总面积1/3以下;中度者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的1/3~2/3范围;重度者其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2/3以上。
更多“沙眼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诊断与分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空与空性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 空是实际的存在,是实相,空性是解脱者对实相的理性描述。也叫法性,也叫法,就是无常法印。

  • 第2题:

    红狮与太阳标志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是伊朗红十字组织的会名和使用的标志,已于1979年7月4日正式通告放弃使用。

  • 第3题:

    如何诊断和治疗沙眼?


    正确答案:沙眼早期诊断较困难,当上穹窿附近结膜出现充血及少量乳头或滤泡,而又排除了其他结膜炎者,可诊断为沙眼。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1979年)决定,沙眼诊断依据为:(1)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两者兼有。(2)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3)上穹窿和/或上睑结膜出现瘢痕。(4)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在第一项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町诊断为沙眼。对沙眼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点眼药治疗,每天4~6次,持续2个月以上为好。常用眼药有:10%~30%磺胺醋酰钠、0.25%氯霉素、0.1%利福平、o.1%酞丁安等。对于重症病人可合并全身用药,如口服磺胺、多西环素等。对沙眼的后遗症及并发症,多需手术治疗。

  • 第4题:

    “雪人”现象是怎么一回事?“红河”现象又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粗颗粒料侧的熟料疏松、空隙率大、阻力小,冷却风大多从该处穿过,即造成冷却风的短路;而细颗粒料侧出于透气性差,炽热熟料得不到淬冷,便会在熔融状态下粘结,即所谓的堆“雪人”。“雪人”常发生在篦冷机下料管内或篦床的稀料一侧。
    因篦床上熟料粗、细和厚、薄分布不均,个别地地方会被短路的冷却风“冲穿”,而其他地方的熟料由于得不到冷却风的充分冷却,便会出现“红河”(未冷却充分的红色炽热熟料流)。
    防止:采用阻力蓖板、充气梁技术及分区可控制流技术。具体有:
    第一,采用阻力蓖板及具有充气梁结构的篦床以增加蓖板的气流阻力在“蓖板+料层”总阻力中的比例,从而降低料层内颗粒粗、细不均等因素对气流均匀分布的不利影响;
    第二,在进料区配备脉冲高压鼓风系统,发挥脉冲高速气流对熟料的骤冷作用,用尽量少的冷却风回收熟料余热以减少余风量,提高二次、三次风温;
    第三,高压冷却风通过充气梁,特别是篦冷机热端前部的数排空气梁,向蓖板下供风,以提高料层中气流的均匀分布程度,也能强化气流对熟料、对蓖板的冷却,从而消除“红河”现象和保护蓖板;
    第四,设置针对篦床一、二室各排蓖板的自控调节系统,以对分量、风压及脉冲供气进行调节;
    第五,采用液压传动方式;
    第六,在篦冷机中间或卸料处使用锟式破碎机;
    第七,篦床下密封程度提高。

  • 第5题:

    问答题
    空与空性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 空是实际的存在,是实相,空性是解脱者对实相的理性描述。也叫法性,也叫法,就是无常法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 早在兴中会时期,革命派报刊同保皇派报刊之间由于主张的不同,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论战。为了捍卫革命原则,清除改良派在思想上的影响,作为革命党中央机关报的《民报》,从创刊那天起,就主动向改良派最重要的机关报《新民丛报》挑战。《民报》创刊号发表了陈天华的《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和汪精卫的《民族的国民》两篇文章,指名批判康、梁主张君主立宪的“妖言”。《新民丛报》立即应战,把康、梁在该报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汇编成《中国存亡一大问题》一书,广为散发。1906年4月出版《民报》第3期,发表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列举双方在12个问题上存在的根本分歧,表示要“分类辩驳”改良派的观点,“期与我国民解决此大问题”。于是,两派报刊之闻大规模的论战就这样开始了。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满清王朝,进行民族革命?《新民丛报》认为,只要光绪亲政,中国即可有望,不必反满。反满只会引起民族仇杀,造成混乱,招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就会被瓜分而亡国。《民报》则认为,不推翻满清政府,中国必不能独立富强;革命不会引起内乱,排满并不排外,不会招致瓜分;真正造成瓜分之祸的正是清朝政府,“故非排满不能弭瓜分之祸”。
    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人民文化程度低,又缺乏见识,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制度,《民报》则认为,实行共和政体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民有能力推翻君主统治,建立共和国。
    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不均问题,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并且认为土地国有对发展生产不利。《民报》则认为,中国确实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只有将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实行平均地权,生产才能得到发展,民生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场论战持续了两年。尽管梁启超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终因改良派的主张违背了当时的历史趋势和人民的愿望,最后理屈词穷,《新民丛报》也因此而一蹶不振,不得不悄然停刊。经过这场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日益深入人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肉冻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 肉中含有水分及动物胶,温度降低后胶分子彼此连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网眼,水被包在其中,于是就冻了。

  • 第8题:

    试述如何诊断和治疗沙眼。


    正确答案:沙眼的诊断和治疗如下:(1)诊断:早期沙眼诊断较困难,当上穹窿附近结膜出现充血及少量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而又排除了其他结膜炎者,可诊断为沙眼。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1979年)决定,沙眼诊断依据为:①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两者兼有;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③上穹窿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④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在第一项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之一者可诊断为沙眼。(2)治疗:对沙眼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点眼药治疗,4~6次/d,持续2个月以上为好。常用眼药有10%~30%磺胺醋酰钠、0.25%氯霉素、0.1%利福平、0.1%酞丁胺等。对于重症患者可合并全身用药,如口服磺胺、多西环素等。对沙眼的后遗症及并发症,多需手术治疗。

  • 第9题:

    “冲缸”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冲缸”又称“液击”和“湿冲程”,是在制冷设备刚刚启动时常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可直接损坏压缩机。所以,在启动压缩机时,应密切注意。当发现压缩机(特别是开启式或半封闭式)发出一阵阵“通通通”的响声时,就是冲缸所致。引起冲缸的原因比较简单,它是压缩机吸进大量的制冷剂湿蒸汽造成的。从理论上讲,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为最佳,在正常运行中,由于回气管受外界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要比蒸发温度稍高一些(大约50C左右)稍高于蒸发温度而处于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中不会发出冲缸现象。一旦发生,则说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不完全、湿蒸汽进入汽缸,因活塞不能压缩液体而发出异常响声。
    另一个原因是压缩机冷冻油过量,一部分油随制冷剂进入吸气端,造成活塞液击。
    防止“冲缸”的方法是:在启动设备之前,适当控制制冷剂蒸汽的进入量,把吸气三通阀调整螺杆顺时针旋转几圈,待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开大三通阀。如果在设备运行中发现“冲缸”,则应立即停止运行,隔几分钟启动一次,直到异常声音消失,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为止。

  • 第10题:

    问答题
    沙眼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诊断与分期?

    正确答案: 常有人以为,沙眼顾名思义是风沙吹入眼中而引起的。其实沙眼是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结膜和角膜的慢性炎症性眼病,因患病后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其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衣原体感染结膜后潜伏期约为5~12天,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患者早期可无不适感觉,仅于体检时才被发现,病情发展后多数沙眼有流泪、畏光、痒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和干燥感等症状,分泌物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或瘢痕形成。少数严重的沙眼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后遗症与并发症,如睑内翻及倒睫、睑球粘连、慢性泪囊炎、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等,此时则出现明显刺激症状,视力也可不同程度地受损。典型的沙眼在临床上容易诊断,轻型早期病例则较困难,易与其他结膜病相混淆,因为乳头滤泡并不是沙眼的特异性改变。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决定,沙眼的诊断依据为:
    ①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角膜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③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④结膜刮片找到沙眼包涵体。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可以诊断为沙眼。我国将沙眼分为三期。第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病变(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有角膜血管翳);第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发现至大部变为瘢痕,结膜有活动病变,同时出现瘢痕;第Ⅲ期:完全结瘢期,结膜仅有瘢痕,而无活动病变,无传染性。第Ⅰ、Ⅱ期沙眼按病变严重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者即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总面积1/3以下;中度者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的1/3~2/3范围;重度者其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2/3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红狮与太阳标志是怎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 是伊朗红十字组织的会名和使用的标志,已于1979年7月4日正式通告放弃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