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自然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更多“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三个高潮的标志是()。

    • A、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
    • B、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C、德国汽车工业的成功
    • D、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提出了“工业互联”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A、中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有利:
    (1)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土壤肥沃。
    (3)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雨热同期)。
    (4)劳动力丰富。
    (5)发展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不利:多水旱灾害。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 第4题:

    京滨工业地带迅速发展成为日本最大工业地带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具有宽广的后方基地。在以东京为代表的南关东约有2000万人生活,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数,既是提供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劳动力的好地方,又是极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政府机关、金融机关和各种研究机关、大学,这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许多多优越条件,尤其是对工业技术指导极为有利
    第三,东京又是全国交通、通讯网的中心地,铁路、公路、航空等一切交通、通讯都是以东京为中心,延伸到全国各地,这对货物运输、信息沟通都十分有利
    阪神工业地带的三个问题,使其被京滨工业地带所超过,从以前的第一工业地带,下降到第二位
    一、虽然在临海地区有钢铁、金属等方面的大型企业,但从整体看,消费品的生产居多,轻工业的比重大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虽有一定的反战,但从其产品结构来看,有不平衡的缺点,比如在电气机械工业方面,家用电气的生产很发达,而有关工业电气的生产却很少;在运输机械方面,造船、自行车的生产很发达,而汽车工业很弱;在精密机械方面也有缺少高精密的组装厂的问题
    三、在大阪南部的堺市一带,虽建造了很多大厂,但这些大厂却缺乏同当地工业的结合,相反把当地的劳动力吸收到大厂,造成当地劳动力不足。
    濑户工业地带的特点
    第一,这个地方的工业因为是以钢铁、石油化学工业为中心,所以它的产品是以钢材、塑料原料等工业原料为主
    第二,正因为它的产品是工业原料,所以同当地工业生产的联系很差,相反同京滨、阪神、北九州等工业地带联系密切,产品的大部分得运到上述各工业地带进行现加工
    另外,这些大厂,其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很高,不太需要雇佣当地劳动力,这点也成为濑户内工业同当地结合很差的原因之一。

  • 第5题:

    日本的工业设计后来者居上,其成功经验对中国今天的工业设计发展有哪些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分析日本设计的特点
    (1) 擅长吸收欧美等工业设计发达国家的成果,并善于创新,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2) 发展现代设计的同时,注重传统民族设计的保护与发展,双轨并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 注重用利用科学技术来弥补其现代设计起步太晚的劣势,注意利用新科技开发新产品
    (4) 日本设计以细腻周到见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很多产品呈“轻薄巧小”,设计风格独特。以精良的质量、高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享誉全世界
    (5) 日本设计快速发展的原因与日本政府和国民的重视分不开。
    我们国家设计起步也比较晚,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有5000年的优秀的设计文化,优秀的传统设计需要保护和发扬广大,要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尽快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特色;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创新,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国外的后面。 加强工业设计的宣传与普及教育,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工业设计作用 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

  • 第6题:

    以下选项关于日本设计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现代设计是伴随日本工业化和战后不断学习西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西方设计模式的复制
    • B、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和同年举办的新日本工业设计展,被认为是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 C、1945-1952年,日本经济逐渐恢复,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 D、1956年,包豪斯创始人格罗佩斯来到日本,将20世纪发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观念直接带到日本,同时在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举办了展览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不是依靠本区资源发展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是()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 B、美国东北工业区
    • C、英国中部工业区
    • D、俄罗斯欧洲工业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农业加强统制和掠夺,推行殖民政策是()
    A

    工业日本,农业中国

    B

    农业日本,农业中国

    C

    农业日本,工业中国

    D

    工业日本,工业中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提出了“工业互联”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二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
    1、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2、1953—1960年这一时期为成长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3、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京滨工业地带迅速发展成为日本最大工业地带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具有宽广的后方基地。在以东京为代表的南关东约有2000万人生活,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数,既是提供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劳动力的好地方,又是极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政府机关、金融机关和各种研究机关、大学,这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许多多优越条件,尤其是对工业技术指导极为有利
    第三,东京又是全国交通、通讯网的中心地,铁路、公路、航空等一切交通、通讯都是以东京为中心,延伸到全国各地,这对货物运输、信息沟通都十分有利
    阪神工业地带的三个问题,使其被京滨工业地带所超过,从以前的第一工业地带,下降到第二位
    一、虽然在临海地区有钢铁、金属等方面的大型企业,但从整体看,消费品的生产居多,轻工业的比重大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虽有一定的反战,但从其产品结构来看,有不平衡的缺点,比如在电气机械工业方面,家用电气的生产很发达,而有关工业电气的生产却很少;在运输机械方面,造船、自行车的生产很发达,而汽车工业很弱;在精密机械方面也有缺少高精密的组装厂的问题
    三、在大阪南部的堺市一带,虽建造了很多大厂,但这些大厂却缺乏同当地工业的结合,相反把当地的劳动力吸收到大厂,造成当地劳动力不足。
    濑户工业地带的特点
    第一,这个地方的工业因为是以钢铁、石油化学工业为中心,所以它的产品是以钢材、塑料原料等工业原料为主
    第二,正因为它的产品是工业原料,所以同当地工业生产的联系很差,相反同京滨、阪神、北九州等工业地带联系密切,产品的大部分得运到上述各工业地带进行现加工
    另外,这些大厂,其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很高,不太需要雇佣当地劳动力,这点也成为濑户内工业同当地结合很差的原因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

    正确答案: ①自然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靠国有企业、重工业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化。

    • A、前苏联
    • B、英国
    • C、美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日本发展工业严重缺乏()

    • A、劳动力
    • B、资金
    • C、水资源
    • D、原材料
    • E、能源资源

    正确答案:D,E

  • 第15题:

    世界汽车工业经历的三次变革使世界汽车工业业的发展重心发生了从欧洲—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欧洲的转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日本韩国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相类似,但结果不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中日韩人都特别勤奋。20世纪50年代,经过二战(内战)和朝鲜战争两次创伤,除了小规模的纺织业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都是一穷二白。日韩更缺乏资源,甚至重大天灾不断,他们与西方国家成为朋友,从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早就成为世界经济(制造)强国之一。
    相同的路径:①初期,引进外资和技术建厂,以拆散的(KD)零部件组装汽车,也积极推行国产化政策,提高零部件的自制率。这一时期,整车装配厂多,生产分散,达不到规模,成本高。
    ②当局采取“汽车工业合理化”措施(或类似),果断地吊销了一些厂家的装配许可,只允许他们生产零部件。最后,只剩下少数几家汽车装配厂,形成大公司大规模生产体制。
    ③政府制订《汽车工业长期振兴计划》(或类似),规定了轿车国产化自制率要迅速提高,降低整车成本。
    ④开放或鼓励国民汽车消费,扩大汽车市场。
    不同的结果:日本韩国汽车工业在较短的20—30年时间内,从无到有,飞跃发展,跻身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的前列,已引起世人普遍重视。
    中国汽车工业——国内政治运动政治斗争耽误了30多年发展时间(1958-1978),加上闭关锁国的原因,导致在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没能建立起研发能力与机制,只能走仿制之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到大的过程中,汽车厂不注重不关心自身产品的研发能力,普遍走向另一个极端——引进之路,更多热衷于中外合资(代工)生产国外品牌汽车挣快钱,无心发展自主品牌,无心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始终处于引进——消化——再引进——再消化的怪圈之中,导致今天汽车产销世界第一,但生产的车型大多是国外品牌,而国产品牌汽车产量份额严重偏小,车企研发能力弱小,只能生产低端车型,在国内车市影响(话语权)偏弱国际车市基本无影响的现状。

  • 第17题: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农业加强统制和掠夺,推行殖民政策是()

    • A、工业日本,农业中国
    • B、农业日本,农业中国
    • C、农业日本,工业中国
    • D、工业日本,工业中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正确答案: 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劳动力缺乏;市场狭小

  • 第19题:

    判断题
    世界汽车工业经历的三次变革使世界汽车工业业的发展重心发生了从欧洲—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欧洲的转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利:
    (1)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土壤肥沃。
    (3)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雨热同期)。
    (4)劳动力丰富。
    (5)发展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不利:多水旱灾害。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战后日本的工业设计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

    正确答案: 恢复期、成长期、发展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靠国有企业、重工业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化。
    A

    前苏联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正确答案: 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劳动力缺乏;市场狭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