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整体塞棒有何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整体塞棒的材质主要是()。

    A、铝碳质、

    B、熔融石英、

    C、镁碳质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发电机定子线棒层间和出水温度有何要求?
    发电机的定子线棒层间温差和出水温差不应大于8℃,否则应查明原因;当发电机的定子线棒层间温差达到12℃或出水温差大于12℃、发电机任一槽内线棒层间温度大于90℃且出水温度超过85℃时,在确认测温元件正常的情况下应停机处理。

  • 第3题:

    对整体塞棒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耐钢水和熔渣的侵蚀和冲刷。
    (2)具有良好的抗剥落性,在使用中不掉片不崩裂;
    (3)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
    (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便于安装和使用操作。

  • 第4题:

    钢结构安装中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有何要求?整体平面度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2500+10.0),且不应大于50.0;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允许偏差为L/1500,且不应大于25.0。

  • 第5题:

    采用适形毡工艺材料的线棒下线工艺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1)将要下线的线槽清理干净。
    (2)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槽底部,可使用胶带固定在上下端部。对于定子铁芯较长的线槽,也要尽量采用单根垫条,最好中间不要有接头。
    (3)放人下层线棒。线棒与线槽壁两侧如有间隙(仍按单侧间隙不超过0.3mm、连续长度大于lOOmm的标准掌握),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
    (4)调整固定好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下层线棒压实,压紧力应按厂家的工艺要求,压紧线棒时注意线棒的轴向位置不要移动,特别是对接铜焊方式的接头。
    (5)适形毡压紧后的固化时间视胶的工艺不同而异,一般至少需24h以上。在固化过程中,适形毡会有少量收缩,因此在完成固化的过程中,还要按工艺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压紧压线工具。压紧力和固化时间,是适形毡工艺的关键控制点。这其中任何一点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
    (6)适形毡受压后,多余的胶会沥出,因此,特别是线棒下端部应有防止低阻胶污染的措施,否则胶干后不便清除。沥出的胶应立即擦掉。线棒下线前端部应进行端部防护处理。
    (7)适形毡固化后,取出专用压线工具。
    (8)试验及端部绑扎的要求同上题。
    (9)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棒层间。
    (10)嵌人上层线棒,要求与下层线棒同。
    (11)确定好上层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上层线棒压实,压紧工艺要求同上。
    (12)层间适形毡固化后取出压线工具,其余要求同下层线棒。
    (13)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上层线棒上面,并在适形毡上面放一层半导体垫条(一般0.5mm即可)。
    (14)用专用压线工具将垫条、适形毡压实,压紧工艺同前,固化后拆除。
    (15)打紧槽楔等工艺同前。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适合检修时间长的线棒更换。如果是事故抢修,则按此工艺时间上不允许,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简化,如线槽底层或槽楔下的适形毡可不采用,线槽底层采用半导体低阻垫条代替,槽楔下的适形毡采用半导体垫条加波纹垫条的方式替代。

  • 第6题:

    手动塞拉门段修(A2、A3)检查程序及检修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外观检查基础部件、承载驱动机构、门扇部件、门锁部件、翻板部件、操作装置、塞拉门的开、关性能是否良好。

  • 第7题:

    直线段管孔试通采用拉棒方式进行,对试通棒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拉棒的长度一般为900mm;
    2、拉棒的直径为被试管孔内径的95%。

  • 第8题:

    轨道电路钢轨引接线塞钉孔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轨道电路钢轨引接线塞钉孔距钢轨连接夹板边缘应为100mm左右。

  • 第9题:

    燃料性质和要求的热风温度对锅炉整体布置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燃料性质主要指燃料的挥发分、灰分、水分和硫分含量。挥发分低的煤,一般不容易着火和燃尽。因此,炉膛容积应大一些,以减小容积热强度,保证燃料在炉内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燃用灰分含量多的煤,应考虑灰分对受热面的磨损加剧程度。应采用较低的烟气流速,并尽可能减少烟气在对流烟道内的转弯次数。建议采用“塔型”布置方式。
    燃料中水分增加,将引起运行中的锅炉炉温下降,使辐射传热量减少,对流传热量增大。同时,为了稳定着火,还要求较高的热风温度。因此,燃用水分含量大的煤,需采用较大面积的空气预热器。
    煤中的硫分是造成锅炉受热面高低温腐蚀的主要成份,因此,燃用高硫煤时,应注意锅炉有关参数的选择和受热面的布置以及安排相应的措施。
    对热风温度的要求,使锅炉尾部受热面(主要指空气预热器)的布置受到较大影响。如前所述,采用不同的燃料,需要不同的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要求高时,需采用较大传热面积的空气预热器,一般当热风温度大于350℃时,单级空气预热器已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采用与省煤器交错的两级布置方式。

  • 第10题:

    问答题
    轨道电路钢轨引接线塞钉孔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轨道电路钢轨引接线塞钉孔距钢轨连接夹板边缘应为100mm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钢结构安装中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有何要求?整体平面度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2500+10.0),且不应大于50.0;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允许偏差为L/1500,且不应大于2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利用加心棒弯管时,其位置对弯管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加心捧直径比管子内径小1~1.5mm,放在管子弯曲面的稍前方,心棒的球面部分转为圆柱部分的交界线要放到管子开始弯曲面上。如果心棒位置过于向前,管子将产生不应有的变形,甚至破裂;如果心棒位置过于向后,又会使管子产生过大的椭圆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长时间烘烤中间包会使铝碳整体塞棒强度降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磨机钢棒装填量对煤浆出料粒度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磨机装棒量多,则出料煤浆粒度过细;
    相反,装棒量少,则出料煤浆粒度过粗。

  • 第15题:

    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C时,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位置。

  • 第16题:

    条形线棒嵌入线槽有何工艺要求?


    正确答案:(1)下线前。
    1.铁芯压指、铁芯通风沟处、铁芯硅钢片等经检查合格,应无凸出、松动或锈蚀,有故障的部位应事先处理。应先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线槽及邻近部位线棒上、下端部,清扫干净后在线槽铁芯表面喷一层低阻半导体漆,表面电阻系数按厂家要求(或为5×103~105欧姆),待低阻漆干后再下线。喷漆时应注意对铁芯线槽以外的部分进行防护。
    2.新线棒预先耐压试验合格,为取出下层线棒而拔出的上层线棒亦应经耐压试验后再复位。现场保管期超过半年的定子线棒,嵌装前应抽样检查线棒表面电阻率和起晕电压,如更换数量较多,则抽查量一般为更换总数的5%~10%;新线棒应仔细检查防晕层、端部R弯、电接头(水接头)部分。
    3.目前发电机定子绝缘广泛采用B级或F级绝缘,故绝大部分线棒下线工艺均采用常温下手工冷嵌即可,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厂家要求工艺进行。
    4.对非模压工艺制造的线棒,新旧线棒间可能在端部外型上有一些小的差异,特别是水内冷线棒,即有水接头又有电接头,因此应尽量选用线棒端部形状与旧线棒大致相符的使用。可采用先将线棒放入线槽进行定位的方法检查。
    5.电接头采用锡焊的线棒下线前应将接头搪好锡;采用铜焊工艺的线棒应用砂纸、钢丝刷等工具,清洁接头焊接面。带水接头的线棒应将水接头的进水嘴密封好,以防止异物堵塞通道。
    6.根据使用的消耗量,按厂家规定的配方浸渍定向玻璃丝带、适形毡等需浸渍的材料。近来有的厂家采用的绑扎材料可无须先浸,可绑扎后再刷透或注胶,简化了工艺。
    (2)下线过程中。
    1.下线前应按上、中、下三点测量槽宽及线棒宽度,掌握误差和相应的补偿情况。采用不同槽内固定工艺的结构,线棒与槽的配合尺寸是不同的。
    2.上下层线棒接头相互错位不应大于5mm后距离偏差应在连接套长度范围内;如错位太大则后期难以调整。水内冷线棒应首先对好电接头的接触面。
    3.下线时应注意线棒直线段应同时进入线槽,不能上部分或下部分先放进线槽,应防止碰伤绝缘。嵌线时注意不要让铁芯槽口划伤线棒,根据线棒与线槽的配合情况,可在线槽的两侧槽口上贴一道薄的透明胶带,以保护线棒,待线棒下落线槽后,再撕去透明胶带。下线过程中如果线棒防晕层划破但未伤及主绝缘,可在损伤处刷上相应的低阻半导体胶或半导体漆。
    4.长度较长的线棒,可采用桥机或专用工具,用绳子把定子线棒垂直悬吊,调节线棒的高程到适当的高度,辅助将线棒下入线槽,保持线棒定位后,再拆走吊绳。起吊过程中应有防止碰伤线棒的措施。配合较紧的线棒下入线槽过程中,可使用橡皮锤上下敲击两端(线棒上应垫胶垫或毛毡),以使线棒下入线槽底部。
    5.线棒下入线槽时,应注意线棒的上、下端不要弄颠倒;直线部分伸出铁芯应上下匀称(在局部线棒更换时,实际部位已经被限定了,对于大面积更换线棒或新机组安装,应按厂家图纸规定的线棒距离铁芯的尺寸要求)。
    6.安置槽底垫条,应检查是否有测温元件。垫条与测温元件之间不能搭接(待槽楔打完后,应对测温电阻线圈进行检查,测温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7.线棒下入线槽后,下层线棒应紧靠槽底,端部应紧靠端箍,上下端与已装线棒标高应一致,线棒就位后应注意线圈斜边间隙是否满足图纸要求。下层线棒下好后,用专用工具(如假线棒、专用压线卡条等)临时固定好下层线棒。单根线棒更换,则可直接将其与相邻线棒连垫块绑在一起。如多根线棒更换,则可先将其与端箍绑在一起。一般工艺均要求线棒与端箍间垫有适形材料,应一起绑扎牢固。然后按图纸要求放人槽口垫块、适形材料和端部斜边垫块(有的厂家对端部斜边垫块下也要求使用适形材料),进行端部绑扎。端部绑扎应紧固,垫块应垂直对正端箍。
    8.直线部分嵌人线槽时,如采用槽内半导体板填塞空隙的工艺,当槽宽大于线棒0.1mm以上时,应先用合适的环氧半导体垫条(板)垫人侧面后再下线;线棒下入线槽后,单侧间隙不能超过0.3mm、连续长度不能大于lOOmm,否则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塞入深度尽量与线圈嵌入深度相等。
    9.下层线棒下人后,应经耐压试验合格后再下上层线棒;上层线棒下人前,如有测温元件,则应先安置好层间垫条或层间测温元件。
    10.上层线棒下线的工艺与下层线棒下线的工艺要求是一致的。
    (3)下线完成后。
    1.如线棒更换较多,在线棒嵌装后,如有条件,打槽楔前应在额定电压下测定表面槽电位,电压值应在lOV以内。
    2.下线完成后按规定工艺进行线棒试验、接头焊接、接头试验、接头绝缘、打槽楔及槽口垫块楔紧后绑扎等工作。
    3.为防止槽楔在运行中松动下沉不能很好地固定定子线棒,因此最下一节槽楔应与线棒下口部牢固地绑扎在一起。绑扎带采用浸有环氧树脂胶的无纬玻璃丝带或Φ2mm左右的玻璃丝绳。要求绑扎紧固,外观整齐。绑扎完成后再按工艺要求刷两遍固化胶。

  • 第17题:

    长时间烘烤中间包会使铝碳整体塞棒强度降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为保持无缝道岔的整体稳定性和平顺性,维修作业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维修中起道作业要用两台起拨道器同时操作,两台起拨道器相距不大于5空,两股道要同时起平,以免一股起道影响另一股,形成空吊板,影响道岔的整体平顺。同时,要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的顺坡,保持道岔的整体平顺性。道岔维修要坚持使用手持电镐捣固,对每根岔枕均应在其两侧通长捣实,尤应注意绝缘接头,辙叉和尖轨弹性可弯部分。要加强钢岔枕及其相邻岔枕的捣固,可先用手镐串实,再用电镐振动密实,确保钢岔枕基础稳固,防止钢岔枕发生变形。

  • 第19题:

    利用加心棒弯管时,其位置对弯管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加心捧直径比管子内径小1~1.5mm,放在管子弯曲面的稍前方,心棒的球面部分转为圆柱部分的交界线要放到管子开始弯曲面上。如果心棒位置过于向前,管子将产生不应有的变形,甚至破裂;如果心棒位置过于向后,又会使管子产生过大的椭圆度。

  • 第20题:

    蒸汽参数对锅炉整体布置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中低参数机组,工质所需蒸发热在加热、蒸发和过热三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大。随着蒸汽参数的提高,所需蒸发热比例逐步减小,而所需加热热和过热热比例逐步增大。例如中压锅炉水的蒸发热所占比例约为66%,过热热约占20%。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锅炉的蒸发热约占总吸热量的45%。超临界锅炉加热热仅占总吸热量的30%。因此,高参数、大容量锅炉的蒸发受热面布置得相对小些,而加热和过热受热面布置的面积较大。

  • 第21题:

    问答题
    并条机上下压式压力棒的高低位置如何调整?压力棒的位置对纤维的控制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A,考虑因素
    1,原料棉低化纤高
    2,品种普梳纱低精梳纱高
    3,工艺到别混纺头并高二并三并低
    4,条子定量重高,定量轻低
    5,纤维整齐度好高
    6,前区隔距大低
    7,牵伸倍数大低
    8,胶辊加压大低
    B,通过更换调节环来调节,调节直径大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开棉机尘棒间隔距的变化对落棉率有何影响?豪猪式开棉机打手与尘棒的隔距、尘棒与尘棒的隔距如何选用?

    正确答案: 尘棒间隔距越大落棉率越大;豪猪式开棉机打手与尘棒的隔距该隔距小,棉块受尘棒阻刮作用强,开松强落棉率高该隔距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大,产量高时应适当放大;放中特纱时候进口隔距10-18.5mm,出口隔距16-20mm;尘棒与尘棒间隔距:一般情况下此隔距入口大后逐渐减小,便于落杂,出口部分又放大或者反装尘棒,可以回收纤维,节约用棉进口隔距11-15mm,中间6-10mm,出口一组4-7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磨机钢棒装填量对煤浆出料粒度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磨机装棒量多,则出料煤浆粒度过细;
    相反,装棒量少,则出料煤浆粒度过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