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A、纯净蒸馏水B、乙醇C、三氯甲烷

题目

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A、纯净蒸馏水
  • B、乙醇
  • C、三氯甲烷

相似考题
更多“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分光光度法中,当使用波长为269nm的光波时,比色皿的材质以玻璃最为适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 A、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
    • B、比色皿配套性不好
    • C、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
    • D、比色皿润洗不到位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在紫外透过率的测试过程中,参比液和样品都必须使用同一比色皿,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获得最大精度和准确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将显色液倒入50mm比色皿中,于()nm波长处,以()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并做空白校正。


    正确答案:450;水

  • 第5题:

    分光光度法(可见光)测定时使用的比色皿是玻璃材质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多选题
    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
    A

    手捏比色皿的毛面;

    B

    手捏比色皿的光面;

    C

    将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

    D

    用滤纸擦除比色皿外壁的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 第9题:

    单选题
    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A

    纯净蒸馏水

    B

    乙醇

    C

    三氯甲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 第11题:

    多选题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A

    使用光电池作为检测器的仪器连续使用不应超过2h,每次使用后需要间歇30min以上

    B

    每台仪器所配备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的,必须配套使用。不能与其他仪器上的比色皿单个调换,否则影响样品测试精度

    C

    测定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比色皿透光面。其透光面的清洁不可用滤纸、纱布或毛刷擦拭,只能用镜头纸擦拭

    D

    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值在0.2~0.7(透光率在20%~60%)准确度最高,低于0.1或超1.0时误差较大。如未知样品的读数不在此范围时,应将样品做适当稀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将显色液倒入50mm比色皿中,于()nm波长处,以()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并做空白校正。

    正确答案: 450,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比色皿的洗涤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几台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共同浸泡在盐酸乙醇溶液中几分钟,然后用水洗净
    • B、做工作曲线时测定应按从浓度低到浓度高的顺序进行,分别用待测液润洗比色皿两次
    • C、比色皿有污物时,用毛刷沾去污粉刷洗
    • D、测定后,比色皿用蒸馏水冲洗后,收于比色皿盒中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分光光度法中,如何清洗比色皿(吸收池)?


    正确答案: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如吸收池被有机物玷污,可用1:2盐酸——乙醇混合溶液浸泡,再用水冲洗。不能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溶液,更不能用毛刷刷洗,以免擦伤吸收池透光面,不能在电炉或火焰上加热干燥吸收池。

  • 第15题:

    使用比色皿时,注入待测液至皿的容积的()处。


    正确答案:2/3

  • 第16题: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硼时,比色过程中,由于乙醇的蒸发损失,导致溶液的吸光庆功会发生改变,使样品测定结果偏高,故测定应尽可能迅速,或使用带盖的比色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正确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 第19题:

    判断题
    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 第20题:

    判断题
    分析测试时,注入比色皿的溶液须和比色皿瓶口持平,以达到完全吸收入射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测定波长。比色液吸收波长在370nm以上时可选用玻璃或石英比色皿,在370nm以下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
    (2)光程。比色皿有不同光程长度,通常多用10.0mm的比色皿,选择比色皿的光程长度应视所测溶液的吸光度而定,以使其吸光度在0.1~0.7之间为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正确答案: 相应的溶剂,(1+3)HNO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A

    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

    B

    比色皿配套性不好

    C

    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

    D

    比色皿润洗不到位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